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紐約時報》上周二(10日)刊登中國儒學家蔣慶和任教於清華大學的加拿大政治哲學教授貝淡寧(Daniel A. Bell)合撰的文章,題為「中國的儒學憲政」,認為外界毋須以西方民主標準來要求中國,中國可以採取更符合自身傳統的「王道政治」。
文章指出,民主選舉並非政治正當性的唯一來源,民主政治中多數人的意見可能不道德,也容易出現短期利益凌駕長遠利益的情况。作者建議中國採取「王道政治」來克服民主政治弊端,並提出立法機構設計:以「通儒院」代表儒家價值觀,由孔子後代組成「國體院」模擬西方貴族院,以及藉選舉產生「庶民院」體現民意,三院互相制衡。
建議孔子後代組「國體院」
但文章招來內地學者猛烈抨擊,學者劉東超批評三院制不可靠、不可行,「國體院」竟以「世襲」產生,代表歷史倒退。
文章指出,民主選舉並非政治正當性的唯一來源,民主政治中多數人的意見可能不道德,也容易出現短期利益凌駕長遠利益的情况。作者建議中國採取「王道政治」來克服民主政治弊端,並提出立法機構設計:以「通儒院」代表儒家價值觀,由孔子後代組成「國體院」模擬西方貴族院,以及藉選舉產生「庶民院」體現民意,三院互相制衡。
建議孔子後代組「國體院」
但文章招來內地學者猛烈抨擊,學者劉東超批評三院制不可靠、不可行,「國體院」竟以「世襲」產生,代表歷史倒退。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