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年前打正「反地產霸權」旗號組織過不少「撐小店」行動的自由工作者龐一鳴,決定出選立法會新界東,誓要改變單喊口號少行動的議會文化,與市民身體力行。
不入超市不搭巴士
39歲的龐一鳴,從浸大電影電視系畢業那天起,職業一欄一直只填上「自由工作者」,閒時除了在社區中心和學校教授戲劇和英文,亦經常旅行以了解異地文化。兩年多前,龐一鳴在南美洲考察9個月後返港,發現地產霸權在港「肆虐」,因而開展了「唔幫襯大地產商」運動,至今他仍然只光顧小店不入超級市場;踩單車代替坐巴士,甚至不用洗衣機用手洗衫。
龐一鳴的行為受到港人關注,他其後發起撐小店活動、不在商場戲院看電影,以至近期與年輕人一起到外國賣藝交流,都是富有創意的「行動式」活動。他受訪時說,希望推廣身體力行,當專欄作家蔡東豪提議他參選立法會時,他經考慮後便答應,更獲對方金錢資助。至於選擇挑戰的選區,是被指「選情混亂」的新界東,他未參選已經搬入大圍,了解社區生活。
「議員+」 盼做得更多
參選立法會,動輒開支要過百萬元,龐一鳴說,自己已發起網上籌款,透過facebook宣傳選舉理念,目標是50萬元,並着力「環保」宣傳,如使用回收紙張製宣傳品、不派濕紙巾,甚至使用免費「人肉宣傳板」,「我們會邀請99個市民,每日都穿上一件印有我的『後尾枕』、寫上『議員+』的T恤流動宣傳,寓意若我當選,除了一般議員做到監察政府,我還有比其他議員更多的東西」。
「以往議會內議員都是嗌口號或派糖,我希望市民跟我一起爭取,並將想法融入生活,才能迫使政府轉變」。他舉例,自己喜歡藝術文化、關心環境、反地產霸權,他會鼓勵市民一起支持小店,減少浪費,以致建立「補償文化」,「好像你昨晚開了冷氣,第二天應該要用手洗衫」。至於選擇新界東,是因為該地區有不少他關心的議題,如將軍澳地產霸權問題嚴重、大埔區有不少環保議題等。
明報記者 鄭穎瑩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