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政府調控能力勝歐洲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13日 06:35
2012年07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慧雅提到,中國能否把其金融貨幣體系處理得好,是中港經濟前途的一大變數。中國目前有點像在走鋼線,它是在一段不平凡的路上走了好一陣子。驀然回首,這段路程不乏觸目驚心的時刻,但最後都有驚無險。這究竟是因為中國「有運」,還是因為中國的領導官僚的調控經濟能力確有一手?


記得曾經跟一些熟悉內地國情的朋友談過中國的情况。友人提到歐盟和歐洲政府調控它們經濟的能力令人尷尬。相對而言,中國政府對其經濟體系的調控能力就強得多。從第一天開始,中國奉行的就是「鳥籠經濟」,不斷「左調右調」本來就是中國經濟體制的特色,中國政府所能掌握的資源和工具,也是遠超其他西方政府所能想像。


處事具前瞻性 中國仍可看高一線

重要的是,調控這「鳥籠經濟」的經驗是具累積性的,不同地方和不同部委對不同政策怎樣回應,和可以怎樣回應,都是重要的變數,在「左調右調」了這麼多年後,中國的技術官僚們應是累積了一定經驗。友人認為經過這麼多年的實戰,中國政府調控其經濟體系的能力,在某程受上已可做到「收放自如」。慧雅認為友人的觀點是具深度和洞察力的。但願他是對的吧?無論如何,中國政府並非不知道它面對着的凶險環境,而處事的方法是具相當計劃和前瞻性。總的而言,儘管中國未來可能是凶險重重,慧雅仍傾向看高一線。若是如此,香港具營運能力和資金實力的大企業,其投資價值可能是被大幅低估。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