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洗腦爭議教材理論當事實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12日 06:35
2012年07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出版並向全港中小學派發作教學參考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被轟洗腦,出版該教材的國民教育服務中心,其總監黃志明日前透露,教材提及中國政體是「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一說,是源自北京大學教授潘維的研究。本報翻閱潘維著作,發現其論點指中華民族因歷史因素,才發展出單一執政集團,理想模式是執政集團堅持民本,做到「進步、無私與團結」,但承認現時共產黨正面對官員貪腐退化、法治不健全等問題,仍有缺陷要改善。有學者指出,《中國模式》教材內並無全面引用原著,更「將論述當事實」,是低級錯誤,影響學生。


教材應否單一觀點 潘維:見仁見智

潘維教授透過電郵回覆本報查詢,表示從未聽過國民教育服務中心或《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亦不關心他人是否正確引用其著作。他續稱,就觀點自由爭論是好事,但借用官方力量封殺某種觀點未必是好事。對於政府應否資助教材,或教材應否只能持一種觀點,他認為見仁見智。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潘維近年有不少研究討論「中國模式」,即指共產黨建國63年改善民眾經濟民生,背後與一黨專政這種政治模式的關聯。其著作包括與浸大當代中國研究所合作出版的《當代中華體制:中國模式的經濟、政治、社會解析》,以及其另一本著作《中國模式:解讀人民共和國的60年》等。


原著:共產黨政制現有缺陷

國民教育服務中心出版的《中國模式》教材,引用潘維的論點,指中國模式內涵包括建立「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並列舉「現時執政集團」有4個特性,包括確保施政穩定、國土完整、提升各族人民團結及保留中華傳統。該教材對《中國模式》的反思,在全冊34版中只佔兩版內容,輕輕帶過貪污腐敗等問題。


據潘維的著作,他一方面重申中國必須堅持走「中華政體」的發展道路,反對引進西方民主模式,但指出掌權者必須「以民為本」,盡量做到「進步、無私與團結」,才可發揮施政穩定、國土完整等六大功能,認為現時共產黨執政制並未完善和有缺陷,如法治較香港和新加坡不健全。


至於貪腐問題,潘指單一執政集團擁有的是「中華政體」的優點,也是其弱點所在之處,認為若「『先進、無私、團結』三大特徵消失,執政集團就必然懶惰無能,貪污腐敗」。不過,教材僅表示,貪污腐敗是經濟發展過快所致,是「中國模式」的成本。


蔡子強:難判斷有否斷章取義

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黃偉國稱,教材是將潘維的理論和論述當作事實編入教材,反映編寫者未能認清理論和事實,犯上低級錯誤。他憂慮使用教材的學生,批判能力、邏輯思考將受負面影響。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則指出,根據學術慣例,但凡引文必須標明出處,不可扭曲學者的原意思;不過教材對引用要求相對寬鬆,而且無指明參考潘維論文,故難以判斷教材「斷章取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