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經濟前景不明 銅價難翻身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11日 06:35
2012年07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國際銅價近年表現令人失望,即使股油金在金融海嘯後急升,但目前國際銅價仍較2007年中時更低。除了歐債危機困擾,美國今年底「財政懸崖」(fiscal cliff)問題,亦打擊企業及市場對美國長期經濟信心,在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之下,銅價暫難有翻身之日。


多國央行「泵水」 只谷高金價

雖然銅作為主要大宗商品之一,與國際油價及金價一樣,都會受央行「泵水」增加流動性的影響,但相較之下,銅較黃金更能反映經濟實况。以2007年中的價格作為基準,在經歷美國聯儲局兩輪量化寬鬆之後,目前的黃金價格較2007年中仍升了近150%,在去年的高峰更達160%,是全球升勢最凌厲的資產之一,明顯跑贏美股標普500指數的升幅。


在多國央行連番「泵水」,市場流動性驟增,谷高了金價,但國際銅價受惠有限。2007年至今,銅價高於2007年中水平的時間極之有限,僅在2010年底至2011年上半年才錄得少於25%的升幅,其餘大部分時間銅價表現都相當牛皮,現時銅價報每噸約7500美元。若把銅價與標普500指數走勢作比較,可以發現兩者走勢十分接近,故銅價可視為一個相當可靠的經濟指標(見圖)。


所以,銅價大落後,仍然停滯在2007年中的水平,可以顯示全球經濟根本仍然未出現有力的反彈。更重要的是,中國佔全球銅需求的40%,銅價不升反跌,正好反映中國內地的經濟顯著放慢,相信很可能早在去年中開始,中國經濟已經與當時銅價一起往下走,大家不應現時才對中國經濟隨時「破7」感到驚訝。


銅價不升反跌 反映內地經濟反彈乏力

撇開中國及歐洲的因素不談,美國的經濟前景也是不利銅價走勢。去年8月,美國兩黨達成提升美債上限協議,但條件是設下在2013年自動生效的「財政懸崖」預算,倘若民主共和兩黨的12人預算委員會無法就削赤達成協議,美國就會大幅度加稅以及削減1.2萬億美元開支。奧巴馬政府上任超過3年,每年政府開支都超過3萬億美元,但都無法谷起經濟,假如美國最終要陷入「財政懸崖」,對美國經濟的打擊可想而知,在中美歐經濟都充滿憂慮的情况下,銅價難被睇好。


明報記者 謝德健

逢周三、五刊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