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紐約推300呎蝸居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11日 06:35
2012年07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隨着美國紐約市小家庭比例上升,對一至兩人居住的小型單位需求不斷增加,市長彭博周一宣布推動「微型單位」(micro-units)大計,單位以套房及一廳一房為主,平均面積約275至300平方呎,內裏五臟俱全,包括洗手間、廚房、睡房和大廳,以滿足到紐約打拼事業的年輕人的需求。


「可負擔」單位 兩成供窮人

彭博於美國建築師公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宣布這項大計。市政府這項實驗性計劃,將公開招標,以低價出售政府擁有的曼哈頓「Kips Bay」東27街地皮給私人地產商開發,並提供減稅優惠。地產商在此處所建的住宅中,有75%必須是微型單位。當局還規定,兩成單位必須提供給低收入住戶,另外80%則為「租金穩定單位」。招標文件又提到,這些住宅最理想是有充足的日光和清新空氣,營造開揚感。當局初步計劃興建單位80個,但長遠目標是在2014年前興建16.5萬個「可負擔」單位。


300呎的住宅對美國人而言可說是超迷你單位,它只相當於一個普通監倉的4倍面積,亦只有市長位於東城區大宅的1/40。


大監倉3倍 租金低於市價

目前紐約市的單身及兩人小家庭共有180萬戶,但套房及一廳一房單位只有百萬間,令小型單位嚴重供不應求。市長彭博說,來自全球的人都希望住在紐約市內,紐約必須開發一個嶄新而可行的房屋模式,擁有安全、可負擔和創新的特點,以滿足他們。他又說,紐約市是全美面臨住屋壓力最大的城市,新住屋建設計劃的關鍵是要符合今天紐約人的生活規律、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面臨的挑戰和長期經濟發展需要。這項「微型單位」計劃借鑑了倫敦、東京等人口高密度城市的經驗,紐約市樓宇局局長利曼德里(Robert D. Limandri)指出,這批「微型單位」的月租,將顯著低於紐約市目前隨時達2000美元以上的平均市價月租。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