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不少基層家庭視子女升中為脫貧之路,卻無錢讓孩子參加興趣和補習班,難免輸在起跑線。有新移民學生就善用網絡,自發在騰訊(QQ)組成學習群組,全班33人有一大半加入,不同長處的同學可討論功課難題彼此學習,互相扶持面對升中試,發起學生昨成功獲派第一志願。
群組發起人張煒燁就讀鮮魚行小學六年級,他在2005年由內地開平移民來港就讀小一,主要用騰訊(QQ)與內地親朋好友聯絡。他小五時欲為班中開一個聊天群組,增進彼此感情,怎料同學紛紛在群組內討論功課難題,成績一般的他常常不懂回答,後在同學鼓勵下,為班中同學在騰訊開了「學習群組」。群組目前已有24名同學加入,超過班中33人一大半。他更自豪地說﹕「班中頭三名同學亦已加入,主要負責回答同學難題。」
大半同學加入 名列三甲者解答難題
來自基層家庭的的張煒燁,雖然說話流利,頭頭是道,其實患有讀寫障礙,寫字速度不但比同學慢,更沒法把腦中所想的完全寫出來。性格樂觀的他沒有因此自卑﹕「盡了力就問心無愧啦」。他昨獲派往第一志願勞工子弟中學,他十分滿意,因可與姊姊同校學習,更興奮表示「姊姊可以照顧我,特別可以教我如何考試」。雖然所派的學校不是名校,他認為無所謂,「每間學校都有好老師,只要用心學習就一定可以學到知識」。電腦技術高超的他,自小喜歡閱讀《三國演義》等歷史故事,長大後想成為考古學家,希望發掘歷史遺物。
群組發起人張煒燁就讀鮮魚行小學六年級,他在2005年由內地開平移民來港就讀小一,主要用騰訊(QQ)與內地親朋好友聯絡。他小五時欲為班中開一個聊天群組,增進彼此感情,怎料同學紛紛在群組內討論功課難題,成績一般的他常常不懂回答,後在同學鼓勵下,為班中同學在騰訊開了「學習群組」。群組目前已有24名同學加入,超過班中33人一大半。他更自豪地說﹕「班中頭三名同學亦已加入,主要負責回答同學難題。」
大半同學加入 名列三甲者解答難題
來自基層家庭的的張煒燁,雖然說話流利,頭頭是道,其實患有讀寫障礙,寫字速度不但比同學慢,更沒法把腦中所想的完全寫出來。性格樂觀的他沒有因此自卑﹕「盡了力就問心無愧啦」。他昨獲派往第一志願勞工子弟中學,他十分滿意,因可與姊姊同校學習,更興奮表示「姊姊可以照顧我,特別可以教我如何考試」。雖然所派的學校不是名校,他認為無所謂,「每間學校都有好老師,只要用心學習就一定可以學到知識」。電腦技術高超的他,自小喜歡閱讀《三國演義》等歷史故事,長大後想成為考古學家,希望發掘歷史遺物。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