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無錢上興趣班 窮孩子放棄理想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09日 21:35
2012年07月09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面試時好怕,幸好她(教師)沒問我有什麼專長。」明天便是升中派位放榜,在新學年升中的大寶(化名),面試時一直擔心自己因為小學時沒錢參加興趣班,而被心儀中學拒收,早年學鼓亦因為廉價環節完結而被迫放棄。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關學聯)追蹤調查一批基層學生,發現他們因僅能倚賴「朝不保夕」的資助興趣班,漸漸少談理想及變得自卑。


扶貧委員會籌備小組成員何喜華認為,政府可考慮向獲學生受助者,每年發放2000至3000元興趣班津貼。


最怕問專長 「抓破頭也想不到」

來自單親家庭的大寶,一家三口蝸居劏房,家庭依靠低收入綜援維生。大寶曾參加便宜的學校鼓班,但學了3年學校要騰出名額,只好轉為參加免費的團契。早前她報考兩間中學,列明課外活動佔評分三至四成,她膽戰心驚,自愧不如,無奈說若對方問起自己有何專長,「抓破頭都想不到」。現時她最擔心升中後無力負擔教科書費用,還處處流露出擔憂,「未來不一定順利,但希望可以走過」。


同樣升中的大恩(化名)坦言,每次同學討論新款電子器材和旅行經歷,她只能默默坐在一角。學校資助學生到黃埔軍校集訓,但大恩連百多元也不敢向父母要,「有錢都留下買餸、學鋼琴」,最終自行放棄機會。


關學聯去年中開始,向16個小三至中二基層家庭展開1年追蹤調查。關學聯組織幹事林敏華表示,結果反映基層學生只能倚靠機構間斷的興趣班資助,但名額有限,或當學費加價或中斷資助時,學生便得放棄。曾有夢想當天文學家的中學生,因無力負擔活動費而退出天文學會,甚至表示不敢再發展此興趣,對未來感到灰心。


關學聯促興趣班恆常資助

現時全港約有28.5萬中小學生正接受政府學生資助,關學聯促政府檢討把興趣班、膳食津貼等列入恆常資助項目,讓更多基層學童得到平等的學習機會。


鮮魚行學校校長梁紀昌指出,基層學生要長期參加課外活動十分困難,大部分基層家長通常會把僅有的額外款項,撥供子女補習提升成績,無法長期負擔子女參加課外活動的費用。一般來說,學校如非獲外界捐款,單靠政府及馬會資助,根本無法讓基層學生長期參加課外活動。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