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少女暴食 初中心臟病發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09日 21:35
2012年07月09日 21:35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心血管病高踞本港頭五大殺手,有醫生指近年接受心臟手術的心血管病人上升,更有年輕化趨勢,其風險因素如高血壓和肥胖,早在兒童時期已開始累積及形成,呼籲家長注意孩子均衡飲食。有年輕心臟病康復者便曾因暴飲暴食致小學時體重達60公斤,後來在運動後突然病發,接受手術後才注重飲食,體重回復正常。


伊利沙伯醫院心臟科李耿淵醫生在昨日一個有關兒童心臟健康的活動中表示,本港近年接受心臟手術患者有上升趨勢,由2010年的5.6萬宗上升至去年的5.7萬宗,而今年上半年單是伊利沙伯醫院已有520宗,去年全年為1006宗,患者亦有年輕化趨勢,當中最年輕的病人只有24歲。兒科醫生李淑嫻說,除了先天因素外,不良飲食習慣亦會增加患病風險。


「遲1分鐘可能失救」

現年20歲的Emily兩歲時患上川崎症(後天心臟病),5歲時一度復發而做「通波仔」手術,其後需服藥物,飲食不平衡的她小五時體重已達60公斤。初中時,Emily在一場足球比賽期間覺得胸口很痛,當時還以為是劇烈運動引致疲累,只回家休息,直到晚上胸口絞痛情况加劇才到醫院求診,醫生形容當時情况緊急,因其冠心臟動脈已梗塞,「遲1分鐘可能失救」,翌日就施心臟手術。


手術後Emily不敢再亂吃東西,不但戒除以前喜愛的牛雜,亦要戒吃多種會加速血液流動的蔬菜,如波菜。


李耿淵醫生指出,若感胸口絞痛和心律不正等徵狀應立即到院求醫,像Emily這樣幸運的個案不多,並指出近年不少年輕心臟病患者都是長期煙民。他呼籲,市民預防心臟病除了運動,健康飲食亦很重要,切勿吸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