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強積金半自由行 基金轉換未必多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09日 06:35
2012年07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立法會終於在6月底三讀通過強積金修訂條例草案,從今年11月1日開始生效。這個修訂有兩部分﹕一部分是俗稱的半自由行安排,讓香港打工仔可以就自己的供款部分,自行選擇強積金公司,毋須再由僱主指定;另一部分是設立法定的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中介人規管制度,替代以前的行政規管安排。


媒體報道聚焦在半自由行,因為這措施影響250多萬名打工仔,而且醞釀多時,前後歷時4年。打工仔和輿論寄望半自由行能夠迫使提供強積金計劃的供應商(基金公司或保險公司)大幅降低管理費用,強積金計劃供應商和中介人則期盼半自由行帶來新的商機,透過打工仔自由轉換計劃的機會擴大市場佔有率。所謂半自由行,正式說法是「僱員自選安排」,是指打工仔可以有條件的更換指定的強積金供款帳戶的受託人及計劃,而更換時必須是把帳戶內的累算權益(即供款加上投資所賺)一筆過轉到新計劃去。


大部分供應商有充足選擇

現在打工仔會有3個強積金供款帳戶: 現僱主強制性供款帳戶、僱員自己現職的強制性供款帳戶、以前受僱的(僱主和自己)強制性供款帳戶。如果有僱主或自己自願供款,則還要加上這兩個帳戶。第1個帳戶是僱主決定參與哪個計劃,打工仔不能更改;第2個帳戶開設時通常是僱主決定,但半自由行容許打工仔1年1次機會更換。


按照積金局的說法,半自由行可以增加僱員對強積金受託人及計劃的選擇權,藉此鼓勵僱員更積極地管理自己的強積金投資,從而促進市場競爭。截至2012年5月31日,在積金局註冊的強積金受託人有19家(2家安盛姐妹公司,其中1家沒有提供強積金計劃),強積金計劃則有40個、成分基金共448個。1個計劃平均有11隻成分基金,從低風險的保證基金到高風險的單一市場基金都有。打工仔要設計適合自己風險取向和投資目標的組合,多數強積金計劃都有足夠的成分基金供打工仔挑選。打工仔會否因為半自由行而轉換強積金計劃,端成疑問。


多數情况是「被自由行」

澳洲在2005年7月開始,容許打工仔自行挑選退休金(澳洲稱為superannuation)的投資。在1年時間,只有不到5%的打工仔轉換基金公司,3年後也只有不到15%的打工仔行動。香港人比較進取,這比率會較高,但我估計會主動轉換強積金計劃的打工仔不多。現在強積金計劃供應商和中介機構磨刀霍霍,準備逐鹿中原。我看他日轉換計劃的打工仔,多數是因為給中介人勸服的「被自由行」。這本非立法原意,但卻是現實。


陳茂峰博士

CFA,CFPCM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mfchan@nobleapex.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