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屋署入稟封「僭建巷」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07日 20:35
2012年07月07日 20: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土瓜灣落山道僑裕大樓1960年代起被興建兩處僭建物。屋宇署兩年前開始發出清拆令,早前入稟區院申請封閉令以便清拆,案件昨日提訊。有居民指控署方未充分通知便行動,質疑高官才可僭建。法官則強調,貴為特首高官均要遵守法律,又指「唔希望到時清拆上報紙頭條」。


兩大廈間搭建 設商舖食肆

屋宇署發言人未就本案回應查詢。記者前往觀察,現場有如「僭建巷」,涉案僭建物由石屎建成、蓋上鋅鐵、木板,地下開設商舖,另有間成數個房間,或於閣樓設住宅單位。其中一處位於僑裕大樓與美景樓中間,面積約2000呎,開設花檔及食肆等。另一處位於僑裕大樓與益豐大廈中間,面積約1000呎,開設理髮店、塑膠廠。兩處共有20多戶,共30多人於該處營商居住,居民稱店舖及住所毋須交租。


屋宇署屋宇測量師昨於庭上表示,署方於前年及去年9月,分別就兩處僭建物發出清拆令,但業主立案法團一直未有拆除。由於僭建物阻礙僑裕的維修工程,為免對僭建物佔用人及公眾構成危險,遂於今年3月30日申請封閉令,並在僭建物外張貼通知書。


兩接清拆令 法團稱無力「收地」

僑裕大樓法團秘書王先生昨確認,僭建物位處僑裕公共地方,坦言已被他人佔用,法團亦無能力收回。另法團已向政府申請樓宇維修基金,逾六分之一業主亦聯署同意清拆,並將向佔用者採取法律行動。


居民指屋署沒通知清拆

13名居民獲批成為案中答辯人,其中77歲的鍾星有份搭建僭建物,他昨質疑多年來沒有人干涉,現時突然要清拆,令他無家可歸,更指「做官就(僭建)得」。另一答辯人、31歲的何錦康質疑,急速拆除僭建是為了興建沙中線,又指會考慮申請逆權侵佔。此外,不少居民指署方未有通知他們,但同意接受安置。


法官黃慶春表明,上至特首高官,只要沒有入則,非法僭建便要跟從法律拆除,不可以說「個花棚無令人危險就唔使拆」,更指「新界僭建,幾惡都要拆」,建議居民向社署及房署申請恩恤安置。黃官續說,由於眾多居民聲稱未收過通知書,要求屋署再向法庭呈交張貼通知書詳情,並全面通知居民,「唔希望到時清拆上報紙頭條,成為社會事件,對社會及政府有不良影響」,並希望署方提出如何安置居民,案件押後至8月22日再訊。


【案件編號﹕DCMP937-8/12】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