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巴克萊總裁前言不對後語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05日 06:35
2012年07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周二辭任巴克萊銀行總裁的戴蒙德,昨出席英國國會聽證會,承認銀行有犯錯,「有些行為更明顯應受指摘」。但他未有將矛頭指向英倫銀行和政府「爆大鑊」,反而聲稱2008年10月接獲英倫銀行副行長塔克的來電,剛好發生在巴克萊大幅下調拆息報數之後,「實屬巧合」,強調並非受對方施壓才報細數,只是當時恰好融資成功,令該行的拆借息口回落了。戴蒙德指業界早就存在操縱拆息的惡習,但又聲言自己本月才得知下屬有份,令人質疑前言不對後語。


戴蒙德(Bob Diamond)昨出席英國國會下議院財政委員會,為巴克萊有份操控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醜聞解畫。戴蒙德聲稱,巴克萊之所以在2008年10月大幅下調拆息,並非因接獲塔克(Paul Tucker)的電話,而是通話後兩天,巴克萊成功向中東投資者籌得67億鎊資金,令銀行財政狀况大為改善,因此真的有能力調低拆息報數,並非操縱利率欺騙投資者。他表示,在當天的來電中,「塔克告訴我,一些內閣大臣關注巴克萊融資借貸情况」,當時銀行方面擔心,「政府會將巴克萊銀行國有化」。但戴蒙德強調,不相信政府有指示人為壓低Libor利率。


稱報細數電話「實屬巧合」

戴蒙德表示,辭職是「因為我的領導受質疑」。他強調自己「直至今個月」才發現巴克萊在拆息報數上存在「報細數」的情况,聲言自己看到相關電郵時「感到噁心」,形容這種行為「應受指摘」,對此大感失望和憤怒。但他又重申,即使巴克萊是目前唯一受責難的銀行,操縱拆息顯然是全行業的行為,「業界不可能說沒人知道Libor有問題」。然而BBC商業版主編皮斯頓(Robert Peston)質疑,戴蒙德既知悉業界存在操縱拆息的行為,但居然不知道自己銀行有交易員亂作拆息報數,實在不合情理。


巴克萊銀行早前辯稱本身已進行「徹底的內部調查」,耗時逾3年和花費過億鎊,包括審核2200萬份文件、逾百萬份語音檔案和超過75場問話。當局也曾讚揚巴克萊配合調查,但巴克萊質疑,現在該公司卻淪為「槍打出林鳥」,因被首先點出而成為眾矢之的。


英揆炮轟銀行業

在戴蒙德接受國會盤問前,英倫銀行突發表聲明,指副行長塔克(Paul Tucker)要求國會「盡快」為自己舉行聽證會,並提交證據,希望就「凶鈴」事件澄清立場。不過BBC指,負責調查的委員會,暫時無意邀請塔克作供,但會於將來考慮。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和副首相克萊格(Nick Clegg)昨不約而同炮轟銀行業。卡梅倫指涉嫌與操縱拆息案有關而被迫辭職的銀行業高層,不應接受巨額離職補償金,克萊格更直接將矛頭指向戴蒙德。卡梅倫有份列席昨日的國會聽證會,但首相府發言人強調他事前未有與戴蒙德見面溝通。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