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ISM製造業PMI 3年來首次陷入萎縮,6月份美國製造業PMI由對上一個月的53.5,顯著下跌至49.7,2009年7月以來,首次跌破「50」這一增長/收縮分界線。雖然美國消費市道在第1季增長亮麗,但隨着第2季就業市場轉差,消費市道亦會受累,在消費及製造業增長一同放慢的情況下,美國經濟增長在第2季「嚴重滑落」恐成事實。
PMI奇差 就業難有驚喜
6月份美國製造業PMI數據可以說是「差得離奇」,除了是三年來首次陷入萎縮,亦遠較市場預期的52.5為低,是去年7月以來「最大失望」。若撇開2009年初的最嚴重收縮期來看,現時美國製造業的狀態,僅好過2008年金融海嘯前(見圖)。細看製造業PMI的分類數據,有兩項數據出現超過10個百分點的跌幅,新訂單由5月的60.1跌至47.8、價格亦由47.5至37,相信美國製造業第2季的盈利隨時不升反跌。至於製造業的就業指數亦由56.9跌至56.6,本周五公布的6月美國失業率難有驚喜。
從圖中可見,自去年中起,美國製造業PMI數據就已「不復當年勇」,雖未跌穿50的榮枯分界線,但亦只能在50至55的區間徘徊,顯示即使今年初歐債危機暫息、環球股市大升,美國製造業亦一直未能反彈復蘇。
就業決定消費 乃經濟動力根源
所以,不少分析師便把美國經濟復蘇的盼望,由製造業轉投消費市道增長。自去年12月起,美國非農就業職位增長連續3個月增加超過20萬個,今年第1季的美國消費市道便立即回勇,首季消費支出增長達2.9%,為近兩年以來最快。但隨着最近3個月就業市場增長放慢,平均每月的非農職位增長低於10萬個,消費市道又放慢下來,首季消費支出增長由2.9%下調至2.5%,而經通脹調整的消費支出在3月下跌,4及5月亦僅錄得微升,料第2季增長低於2%。
由此可見,美國消費市道好壞,仍取決於就業市場的復蘇進度;而就業市場能否保持復蘇,關鍵就在於製造業及服務業能否擴張。消費市道的好壞只是經濟復蘇的表徵,而不是經濟復蘇的動力來源,投資者不應把復蘇的希望押錯在消費者身上。
明報記者 謝德健
逢周三、五刊出
PMI奇差 就業難有驚喜
6月份美國製造業PMI數據可以說是「差得離奇」,除了是三年來首次陷入萎縮,亦遠較市場預期的52.5為低,是去年7月以來「最大失望」。若撇開2009年初的最嚴重收縮期來看,現時美國製造業的狀態,僅好過2008年金融海嘯前(見圖)。細看製造業PMI的分類數據,有兩項數據出現超過10個百分點的跌幅,新訂單由5月的60.1跌至47.8、價格亦由47.5至37,相信美國製造業第2季的盈利隨時不升反跌。至於製造業的就業指數亦由56.9跌至56.6,本周五公布的6月美國失業率難有驚喜。
從圖中可見,自去年中起,美國製造業PMI數據就已「不復當年勇」,雖未跌穿50的榮枯分界線,但亦只能在50至55的區間徘徊,顯示即使今年初歐債危機暫息、環球股市大升,美國製造業亦一直未能反彈復蘇。
就業決定消費 乃經濟動力根源
所以,不少分析師便把美國經濟復蘇的盼望,由製造業轉投消費市道增長。自去年12月起,美國非農就業職位增長連續3個月增加超過20萬個,今年第1季的美國消費市道便立即回勇,首季消費支出增長達2.9%,為近兩年以來最快。但隨着最近3個月就業市場增長放慢,平均每月的非農職位增長低於10萬個,消費市道又放慢下來,首季消費支出增長由2.9%下調至2.5%,而經通脹調整的消費支出在3月下跌,4及5月亦僅錄得微升,料第2季增長低於2%。
由此可見,美國消費市道好壞,仍取決於就業市場的復蘇進度;而就業市場能否保持復蘇,關鍵就在於製造業及服務業能否擴張。消費市道的好壞只是經濟復蘇的表徵,而不是經濟復蘇的動力來源,投資者不應把復蘇的希望押錯在消費者身上。
明報記者 謝德健
逢周三、五刊出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