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曾蔭權政府推動十大基建上馬,但不少惠及民生的中小型工程卻動工無期。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昨日落區時,市民紛紛向她投訴區內行人隧道及道路工程一拖再拖,林鄭月娥回應稱,新政府會於未來5年多做「民生」與「民心」工程,並「開展十大民生工程」,會率先視察被指缺乏小商戶規劃的日出康城社區,讓市民享受基建的成果。
觀塘將軍澳居民投訴基建慢
林鄭月娥昨先後到將軍澳及觀塘區出席地區論壇,多名將軍澳居民促請政府關閉將軍澳堆填區,並指區內基建停滯不前,例如連接將軍澳及藍田的隧道,因諮詢過程冗長一拖再拖;寶盈花園居民亦指區內行人天橋斷斷續續,居民日曬雨淋多年,由於沒有部門願意牽頭,連接天橋工程動工無期。觀塘居民則關注人口老化,山上屋苑如秀茂坪邨長者難以長途跋涉步行落山,要求興建行人電梯,便利居民,亦可減少交通量,改善空氣質素。
林鄭月娥表示,十大基建進展良好,政府未來5年會開展十大民生工程,例如將軍澳及藍田隧道和將軍澳跨海大橋,讓市民享受基建成果。她說,未來會爭取時間落區考察,希望做到急市民所急,「第一個要考察的(地點)相信是日出康城,那裏連舖頭都沒有,令人詫異」。
但林鄭強調「資源有限,訴求無限」,政府為工程分配資源及訂出先後次序甚為痛苦。她又對觀塘市民說,政府會在短時間內落實一些困擾居民多年的基建問題,認為會對未來5年施政有利。
社區找「亮點」可發展本土經濟
有將軍澳居民亦指出,政府對本土經濟支援不足,例如地質公園設施不足,旅客缺乏途徑前往欣賞世界級地貌。林鄭月娥指出,特首梁振英在參選政綱認同本土經濟,她亦承認地質公園配套有改善空間,例如西貢碼頭沿用數十年,已不可滿足現時要求。但她舉例說,只要為社區找到「亮點」,例如早前開幕的大澳酒店,規模不大,每日平均吸引額外800名遊客到訪大澳,政府毋須投放大量資源,本土經濟亦會自動發展。
稱會改善道路網規劃
她又關注觀塘居民投訴區內行人道路網規劃失當,認同城市道路應有利市民步行。政府早前邀請丹麥專家觀察香港道路,認為有兩大特色,一是香港道路網「對車好過對人」,二是行人路迂迴曲折,市民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到達距離不遠的地點。政府進行城市規劃亦會改善行人路,令香港成為「可步行的城市」(walkable city),鼓勵市民多步行,增加運動量。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