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巴克萊拆息造假醜聞 主席辭職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03日 06:35
2012年07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英國巴克萊銀行爆出操控倫敦銀行同業拆息醜聞,主席阿吉斯宣布辭職,稱願獨力承擔責任。英國傳媒稱,該銀行因拆息醜聞被監管機構罰款4.5億美元後,在股東及政客施壓下,決定放棄被指作風不夠強硬的阿吉斯,暫保總裁戴蒙德去收拾殘局。但巴克萊有管理層爆料稱,操控拆息是獲英倫銀行副行長塔克在2008年一通電話授權,令英倫銀行一同捲入醜聞漩渦。


英美金融監管機構及司法部就銀行操控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案件,聯手調查兩地超過20間銀行,上周巴克萊同意與美英監管部門和解,繳付破紀錄的4.5億美元(35.1億港元)罰款。除了巴克萊,匯控、蘇格蘭皇家銀行、瑞銀和花旗等銀行,據報也因涉操控Libor而遭調查。首相卡梅倫昨稱操控拆息醜聞「極嚴重」,國會將就此對英國銀行業文化和操守標準展開徹查。事件重挫倫敦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形象。


匯控等同成調查對象

雖然包括總裁戴蒙德(Bob Diamond)在內的4名巴克萊高層,宣布放棄在2012年度獲發的花紅,但仍未能阻止醜聞升級。為紓輿論壓力,主席阿吉斯(Marcus Agius)昨宣布辭職,稱要為事件承擔終極責任。然而英國國會財政委員會主席泰利(Andrew Tyrie)決意在國會召開聽證會,追究戴蒙德的角色,工黨領袖文立彬和部分保守黨議員均要求戴蒙德下台,以挽救英國銀行業的誠信以及在國際上的信譽。作為重要的參考利息,Libor的高低,會直接影響樓房按揭及商業借貸的成本,影響無數家庭和商戶。


根據英美監管當局的指控,巴克萊涉及兩項不當行為,首先在2005至2007年期間,巴克萊有交易員透過電郵及即時通訊軟件等方式,串通呈報失實的倫敦銀行同業拆息。由於倫敦銀行同業拆息是全球高達350萬億美元交易合約的基準參考利率,拆息的高低,足以影響大量投資產品的盈虧。巴克萊的交易員就是藉着呈報失實拆息數據,操控拆息高低,為公司獲利。


巴克萊﹕經理誤解獲央行指令

巴克萊另一失當行為,則涉及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環球陷入信貸凍結危機,銀行間不敢拆借,導致拆息急升。由於當時巴克萊從同業拆借資金的成本較其他大型銀行為高,為保持巴克萊的財政健康形象,當時交易員刻意呈報較實際數據為低的拆息數字,避免外界認為巴克萊將會是下一間出現財困的銀行。但巴克萊管理層稱,當時英倫銀行副行長塔克曾與戴蒙德通電話,巴克萊的經理誤以為獲央行授權「報細」拆息,以穩住英國銀行業。消息恐令拆息醜聞燒至英倫銀行。


今次醜聞曝露Libor拆息制度的兒戲,英倫銀行行長默文金已下令大改革。目前Libor的計算方法,是由各相關大型銀行每早上報該行最新的各式同業拆借成本(不需提供交易證據,只需報上利率),由銀行協會方面取其平均,作出公布。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