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6月份官方製造業PMI指數錄得50.2點,按月下跌0.2點,亦是自去年11月以來新低(見圖),不過數字仍略優於市場預期,並維持在50點擴張收縮分界線以上。有經濟學家預期,配合6月初央行減息刺激措施,相信PMI指數已經見底,但製造業持續疲弱將會促使內地推出更多刺激措施,瑞穗則估計第二季的GDP增長或低見7.2%。
市場原本預期中國6月PMI會跌穿50的榮枯分界線,跌至49.8,但結果6月PMI仍錄得50.2,雖然是是7個月以來新低,但仍保持在擴張的水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指出,對比由5月時按月急跌2.9點至50.4,「6月份PMI指數繼續回落,但幅度明顯減少,預示未來經濟增長可能降中趨穩。」但新訂單指數、購進價格指數仍在回落,預計還需一定時間企業才能恢復正常生產。
美林:次季GDP增長放緩至7.5%
美銀美林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認為,數據明顯好過預期,對市場而言是正面消息。但製造業仍然疲弱,或會迫使政府推出更多刺激措施,如加快保障房建設、推出更多基建項目及放鬆銀行借款限制等,他預期第二季GDP增長會放緩至7.5%。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更認為,人行會在下半年再減息兩次,而次季GDP增長或低見7.2%。
內地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認為,按月降0.2點是一個「溫和變化」,減息的效果仍要一段時間才反映出來,但相信今年往後的PMI可穩定在50以上。她補充,雖然減息0.25厘僅減輕了部分借貸成本,實際作用很微,但是一個良好信號,反映政府會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相信配套措施如結構性減稅很快到位。
左小蕾:今年PMI穩守50以上
歐美經濟持續疲弱仍是拖低出口增長的主因,細看6月數字,新訂單指數49.2點,已是連續2個月低於50,而新出口訂單指數更按月下降2.9點至為47.5點;就業指數亦是繼2011年10月以來首次跌穿50。
原材料存貨回升 廠商較積極
不過陸挺指出,原材料存貨按月回升3.1點至48.2,反映廠家沒早前那麼悲觀,願意增加原材料存貨。反映製造成本的購進價格指數亦大降3.6點至錄41.2點(見圖),有助減輕製造業的成本。
明報記者 葉浩霖
市場原本預期中國6月PMI會跌穿50的榮枯分界線,跌至49.8,但結果6月PMI仍錄得50.2,雖然是是7個月以來新低,但仍保持在擴張的水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指出,對比由5月時按月急跌2.9點至50.4,「6月份PMI指數繼續回落,但幅度明顯減少,預示未來經濟增長可能降中趨穩。」但新訂單指數、購進價格指數仍在回落,預計還需一定時間企業才能恢復正常生產。
美林:次季GDP增長放緩至7.5%
美銀美林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認為,數據明顯好過預期,對市場而言是正面消息。但製造業仍然疲弱,或會迫使政府推出更多刺激措施,如加快保障房建設、推出更多基建項目及放鬆銀行借款限制等,他預期第二季GDP增長會放緩至7.5%。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更認為,人行會在下半年再減息兩次,而次季GDP增長或低見7.2%。
內地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認為,按月降0.2點是一個「溫和變化」,減息的效果仍要一段時間才反映出來,但相信今年往後的PMI可穩定在50以上。她補充,雖然減息0.25厘僅減輕了部分借貸成本,實際作用很微,但是一個良好信號,反映政府會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相信配套措施如結構性減稅很快到位。
左小蕾:今年PMI穩守50以上
歐美經濟持續疲弱仍是拖低出口增長的主因,細看6月數字,新訂單指數49.2點,已是連續2個月低於50,而新出口訂單指數更按月下降2.9點至為47.5點;就業指數亦是繼2011年10月以來首次跌穿50。
原材料存貨回升 廠商較積極
不過陸挺指出,原材料存貨按月回升3.1點至48.2,反映廠家沒早前那麼悲觀,願意增加原材料存貨。反映製造成本的購進價格指數亦大降3.6點至錄41.2點(見圖),有助減輕製造業的成本。
明報記者 葉浩霖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