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機管局上月就興建第三條跑道呈交環境影響評估框架,環保署在最後關頭罕有地拒絕收貨,令諮詢要推倒重來。機管局前日終應環保署要求,提交更多有關海洋生態、潛在噪音影響地區等補充資料,承認中華白海豚有顯著下降趨勢,跑道工程亦有可能對白海豚生態造成潛在影響。
地球之友高級環境事務主任周月翔批評機管局選擇在最後關頭、七一前夕始補交資料,企圖低調過關,做法不夠光明正大。她又質疑機管局轉移視線,始終沒交代工程對健康的影響,以及碳排放等重要評估,要求環保署在將來更嚴謹地把關。
無評估對健康影響
近月多個環保團體不滿機管局就第三跑道提交的資料太粗疏,環保署亦向機管局提出11項質疑,包括中華白海豚數目趨勢資料過時、沒交代海陸交通流量評估,以及工程對健康的影響等。
機管局補交的資料引述漁護署數據,估計大嶼山一帶僅有78條白海豚,是2003年評估158條的一半,呈顯著下降趨勢,而工程船隻和營運期間海天碼頭往來渡輪數目的增加,則會令海路交通流量更繁忙,並對生態造成潛在干擾。機管局稱,會在環評時詳細評估飛機航道下地區,如對馬灣、青衣、屯門等地區的噪音影響。
促環保署嚴謹把關
周月翔指出,機管局提交了8頁補充資料,數量達原先報告的五分之一,反映局方也認同當初有重大疏漏,她批評機管局偷換概念,僅表示會作空氣污染評估,而沒有說明污染物有可能會帶來的健康問題,如氣管疾病等;另外亦沒有具體評估海陸交通流量變化,不能做到較準確的空氣評估;同時依然沒有作碳排放評估。
工程項目簡介諮詢期由昨日起至本月13日結束,周月翔承認,要機管局再補交資料有一定難度,促環保署按程序批出環評研究概要時好好把關,清楚列明機管局在環評中需進行的研究。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