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貧富懸殊差距愈趨嚴重,跨代貧窮更窒礙學童教育發展。近月有義務工作者於網上發動「義務補習計劃」,召集逾20名不同界別的義工,8月起將於油麻地、深水埗等地區免費為基層小學生補習,望代替為生計早出晚歸的家長,提醒下一代「好好讀書」改善生活。他們又會沿今日的七一遊行路線擺攤,希望招收更多義工與學生,喚起社會對基層教育的關注。
5區招100小學生
屬80後的梁啟業是「義補計劃」的發起人,回想小時候,由於母親患有輕微思覺失調,在工廠工作的父親又要為生計疲於奔命,自小乏人照顧,初小時不但無人監督他溫習讀書,甚至經常流連街上,要靠街坊送贈食物充飢,最後只好到兒童院舍寄宿。長大後,他輾轉進入教會團體工作,並參與義工服務幫助有需要兒童。
香港社會至今仍有不少基層學童缺乏家庭教育,但直資、電子教學等政策卻令教育精英化,增加教育貧富懸殊的差距,亦降低學童向上流的機會。有見及此,梁啟業遂於今年3月起,在社交網絡發動「義補計劃」,召集及篩選逾20人組成「一團火」義工隊,以補習形式支援學生。
現時該計劃已進行多場簡介會,將於油麻地、深水埗、大窩口、灣仔及葵盛共5區招收約100名小學生(即每區20人),並在8月起於各區的非牟利機構或社區中心,每星期提供一節兩小時課,替學生溫習及指導,未來會進一步與牛頭角、大埔、柴灣等地區團體合作。
望貧孩「向上流」
梁坦言由於部分基層家長要為口奔馳,也未必真正明白學習的重要,難以督促子女讀書,期望義工教師可充當此角色,提醒學童必須努力以改善生活。
計劃的義工團隊內有近半為大學畢業生,來自不同界別,也有應屆完成高考與文憑試的學生。現年30多歲的吳偉健及林子傑分別任醫務助理及銷售員,均表示過往也曾經歷讀書時期,認為培育學童需由小做起,才可改善其成長方向,自言不怕辛苦只望能出一分力助人。團體今日將於灣仔軒尼詩道英京大廈附近擺攤,向市民提供資訊及招生。
明報記者 錢瑋琪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