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業搞手嘆港煙花重炫富不重效果長青網文章

2012年06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6月30日 06:35
2012年06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維港煙花匯演早成香港節慶例牌節目,十數分鐘內,數以千枚「煙花蛋」在維港上空爭妍鬥麗,有多年策劃國際煙花匯演經驗的港產公司嘆謂,近年本港煙花匯演只炫耀枚數和金額,忽略整體表演效果,「不要看燒幾多煙花,是看燒幾好的煙花」。


不同元素引觀眾共鳴

泰皇登基60周年時,泰國籌備了一場大型煙花匯演作為大禮,操刀的正是香港老字號煙花公司榮聲集團。最後一幕,以代表泰皇的金色煙花置頂、代表皇后的紫色置中,下方按泰國國旗排列出「紅白藍白紅」。「幾乎每個泰國人看到就明白,背景音樂為泰皇歌,這就是如何用所有元素去引起共鳴。音樂一起,全場市民立刻起立。」榮聲第4代接班人主席胡啟泰說。


其子胡名揮、集團副主席亦有參與這場匯演。他憶述,種米業是泰國命脈,其中一幕描繪泰皇在旱災時以人工雨幫助農民,他們放棄以浮誇煙花描述這項功績,只以灑落的金色煙花雨,配以底部如稻米狀的小煙花,「一看就明白」。為了這場匯演,團隊花了8個月策劃,甚至到皇宮圖書館翻查歷史。


胡啟泰指出,其祖父年代,燒大紅花炮已算「表演」,但發展至今天,要講求多媒體,每場騷都要畫「故事版」(story board),「像套舞台劇,要有高低潮、要有節奏。」「不要自己騙自己﹕燒多少枚煙花,又要說多少好意頭,全都要『8』字,已滿足不到觀眾。」


榮聲於98年前曾參與維港春節煙花匯演逾10年,98年起轉戰外地市場,包括亞特蘭大夏季奧運、多哈亞運、金門大橋75周年慶典,稍後亦會參與美國國慶日表。


維港煙花搞手:匯演受環境所限

近年承辦維港演花匯演的港星煙火製作行政總裁毛偉誠認為,香港人煙稠密,部分元素受環境所限,港星近年積極研究不同圖案的煙花,例如04年社會氣氛低迷時以「微笑」圖案為港人打氣,又曾設計紅色「吉」字等,同樣引起共鳴。


明報記者 袁柏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