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公布今年授勳名單,政府問責官員及高級公務員,囊括逾四成最高榮譽勳銜,兩司長林瑞麟及黃仁龍獲頒大紫荊勳章,多名問責局長及副局長,則分別獲授金紫荊及銀紫荊星章;獲嘉獎的泛民人士少之又少,為少數族裔爭取權益的碧樺依博士,獲頒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她已向政府表示會接受獎狀,但不會出席10月的頒授典禮。碧樺依解釋,她不會在沒有民意基礎選舉出來的特首梁振英手上接過獎狀。
碧樺依:特首沒民意基礎 不領獎
香港回歸以來第15份授勳名單共有295人,本報統計得出,今年獲頒授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金紫荊及銀紫荊星章共有58人,單是政府高官便有26人,包括兩名司長林瑞麟及黃仁龍獲頒大紫荊勳章,當中林瑞麟更只當了9個月政務司長。禮賓處發言人表示,林瑞麟是授勳評審委員會主席,但他沒有參與自己被提名的審議工作。
獲頒金紫荊星章共有16人,當中包括過渡至新政府的局長如陳家強、蘇錦樑及譚志源,另外亦包括會離開政府的特首辦主任梁卓偉。至於獲頒授銀紫荊星章的36人之中,則出現多名副局長的名字,包括梁鳳儀、許曉暉及陳維安,其他副局長及政治助理均未有上榜。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分析,外界一向無從了解政府製訂授勳名單的標準,而近年獲授勳的名單又以高官居多,令人覺得政府以授勳方式酬謝忠心支持者,因此對於林瑞麟及黃仁龍獲頒大紫荊勳章不感意外,但對特首辦主任梁卓偉獲頒金紫荊星章感到詫異,相信他與特首曾蔭權外訪事件中,表示要負全責一事有關,認為向他頒授金紫荊有補償作用。
蔡子強:授勳補償「孭鑊」官員
至於獲大紫荊勳章的終審法院常任法官包致金,蔡子強亦認為是出於補償,他說包致金有意延任但不獲邀請,社會各界均表示婉惜,因此政府向他頒授最高榮譽的勳銜。
民主黨涂謹申亦質疑,是否所有政務司長必然獲授勳大紫荊勳章。他說,林當日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時,表現不佳理應下台,但現在還獲授勳,政府的決定尤如摑市民一巴掌再吐口水。
今年共有295人獲授勳銜或嘉獎,較去年332人少,當中共6人獲頒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獲頒金、銀、銅紫荊星章分別有16人、36人及56人。整份名單當中,獲頒行政長社區服務獎狀的47人當中包括少數族裔人士碧樺依。她對本報表示,兩星期前接獲禮賓處通知獲獎狀,她反問為何獲獎但對方表示不知情。她說,政府頒獎予她,顯示肯定她對社會的貢獻,但她已表示今年10月不會出席頒授典禮,「因為無可能從一個沒民意基礎選出來的特首手中接過獎項。」碧樺依是中巴混血兒,為少數族裔爭取權益,今年初被委任為婦女事務委員會委員。
碧樺依:特首沒民意基礎 不領獎
香港回歸以來第15份授勳名單共有295人,本報統計得出,今年獲頒授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金紫荊及銀紫荊星章共有58人,單是政府高官便有26人,包括兩名司長林瑞麟及黃仁龍獲頒大紫荊勳章,當中林瑞麟更只當了9個月政務司長。禮賓處發言人表示,林瑞麟是授勳評審委員會主席,但他沒有參與自己被提名的審議工作。
獲頒金紫荊星章共有16人,當中包括過渡至新政府的局長如陳家強、蘇錦樑及譚志源,另外亦包括會離開政府的特首辦主任梁卓偉。至於獲頒授銀紫荊星章的36人之中,則出現多名副局長的名字,包括梁鳳儀、許曉暉及陳維安,其他副局長及政治助理均未有上榜。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分析,外界一向無從了解政府製訂授勳名單的標準,而近年獲授勳的名單又以高官居多,令人覺得政府以授勳方式酬謝忠心支持者,因此對於林瑞麟及黃仁龍獲頒大紫荊勳章不感意外,但對特首辦主任梁卓偉獲頒金紫荊星章感到詫異,相信他與特首曾蔭權外訪事件中,表示要負全責一事有關,認為向他頒授金紫荊有補償作用。
蔡子強:授勳補償「孭鑊」官員
至於獲大紫荊勳章的終審法院常任法官包致金,蔡子強亦認為是出於補償,他說包致金有意延任但不獲邀請,社會各界均表示婉惜,因此政府向他頒授最高榮譽的勳銜。
民主黨涂謹申亦質疑,是否所有政務司長必然獲授勳大紫荊勳章。他說,林當日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時,表現不佳理應下台,但現在還獲授勳,政府的決定尤如摑市民一巴掌再吐口水。
今年共有295人獲授勳銜或嘉獎,較去年332人少,當中共6人獲頒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獲頒金、銀、銅紫荊星章分別有16人、36人及56人。整份名單當中,獲頒行政長社區服務獎狀的47人當中包括少數族裔人士碧樺依。她對本報表示,兩星期前接獲禮賓處通知獲獎狀,她反問為何獲獎但對方表示不知情。她說,政府頒獎予她,顯示肯定她對社會的貢獻,但她已表示今年10月不會出席頒授典禮,「因為無可能從一個沒民意基礎選出來的特首手中接過獎項。」碧樺依是中巴混血兒,為少數族裔爭取權益,今年初被委任為婦女事務委員會委員。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