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還有3天就卸任的律政司長黃仁龍,昨與新聞界茶敘道別。對近年司法覆核被指遭人濫用,甚至有人認為它成為了政治工具,他呼籲公眾不要將司法覆核看得太負面。他強調,司法覆核能夠令政府官員保持警覺,提高政府管治水平。至於政界及社運人士近年屢批評律政司作出「政治檢控」,黃則嚴正駁斥,強調律政司檢控政策具問責性及透明度,外界的批評並不公道。
指覆核有助提高管治水平
挑戰政府決策的司法覆核數字明顯增加,部分涉及政黨的官司,如涉及公民黨的港珠澳大橋覆核,更被外界批評濫用程序以達政治目的。黃仁龍昨日為司法覆核「平反」,呼籲公眾不要太負面看司法覆核。
黃說,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過去兩次在法律年度開啟儀式公開表示,司法覆核並非所有經濟、民生問題的萬應靈丹,呼籲有關問題應該在社會其他平台解決。黃說,近年公眾對司法覆核認識加深,它是否有被人濫用,應交由法院檢視,若法院認為有關申請並不涉及足夠的公眾利益,過往已在個別案件中,透過要求申請人負責訟費去表達立場,亦透過調節申請司法覆核的門檻去防止濫用。
黃仁龍強調,司法覆核於制度本身對政府的良好管治非常重要,過程中能檢視政府行為是否符合憲法,令官員保持警覺,間接提高管治水平,若該機制能夠使用得更成熟,確有其價值,而過往涉及政府的司法覆核,「政府敗訴唔係多」。
釋法須尊重基本法司法獨立
黃仁龍上任時曾經表示會盡力避免釋法,而在他任內唯一一次釋法,亦是在剛果(金)案中,終審法院根據《基本法》主動提出,黃重申該次釋法並無損害本港司法獨立。對於有人提出以釋法或修改入境法例處理「雙非」問題,黃指釋法本身雖然合法合憲,但絕對不能倉卒,必須要同時尊重基本法及司法獨立兩者。他特別指出,雖然公眾享有言論自由,但呼籲各方發表意見時要記緊司法獨立的重要,以免對法院判案構成壓力。
不認同回歸後法治倒退
對於回歸15年來的法治表現,黃不認同法治和司法獨立有倒退,「政府有份參與的案件仍然是有贏有輸,仍然繼續有資深大律師願意加入司法機構做法官」。至於人權方面,黃仁龍認同過往有個別案件曾引發公眾討論,「但不能輕率批評律政司作出政治檢控,因為根本就不容易會出現,除了有法院把關,兩個法律專業團體監察,立法會可以要求解釋,還有傳媒」。他說,律政司的檢控並非他個人或刑事檢控專員的個人工作,有其問責性及透明度,反駁過往針對律政司的批評不公道。他說,近年遊行集會的激烈場面在過去5年從未出現,當局執法應如何平衡,有關方面仍需要累積經驗。
讚袁國強對法治有承擔
對於「疑似」候任律政司長人選袁國強,黃指二人認識多年,「法庭上曾有對過佢,但唔記得邊個贏」,他讚賞袁是卓越、勤力的資深大律師,對法治有承擔,近年亦累積了公職經驗,但就無評論袁當年接受委任廣東省政協是否適當。
指覆核有助提高管治水平
挑戰政府決策的司法覆核數字明顯增加,部分涉及政黨的官司,如涉及公民黨的港珠澳大橋覆核,更被外界批評濫用程序以達政治目的。黃仁龍昨日為司法覆核「平反」,呼籲公眾不要太負面看司法覆核。
黃說,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過去兩次在法律年度開啟儀式公開表示,司法覆核並非所有經濟、民生問題的萬應靈丹,呼籲有關問題應該在社會其他平台解決。黃說,近年公眾對司法覆核認識加深,它是否有被人濫用,應交由法院檢視,若法院認為有關申請並不涉及足夠的公眾利益,過往已在個別案件中,透過要求申請人負責訟費去表達立場,亦透過調節申請司法覆核的門檻去防止濫用。
黃仁龍強調,司法覆核於制度本身對政府的良好管治非常重要,過程中能檢視政府行為是否符合憲法,令官員保持警覺,間接提高管治水平,若該機制能夠使用得更成熟,確有其價值,而過往涉及政府的司法覆核,「政府敗訴唔係多」。
釋法須尊重基本法司法獨立
黃仁龍上任時曾經表示會盡力避免釋法,而在他任內唯一一次釋法,亦是在剛果(金)案中,終審法院根據《基本法》主動提出,黃重申該次釋法並無損害本港司法獨立。對於有人提出以釋法或修改入境法例處理「雙非」問題,黃指釋法本身雖然合法合憲,但絕對不能倉卒,必須要同時尊重基本法及司法獨立兩者。他特別指出,雖然公眾享有言論自由,但呼籲各方發表意見時要記緊司法獨立的重要,以免對法院判案構成壓力。
不認同回歸後法治倒退
對於回歸15年來的法治表現,黃不認同法治和司法獨立有倒退,「政府有份參與的案件仍然是有贏有輸,仍然繼續有資深大律師願意加入司法機構做法官」。至於人權方面,黃仁龍認同過往有個別案件曾引發公眾討論,「但不能輕率批評律政司作出政治檢控,因為根本就不容易會出現,除了有法院把關,兩個法律專業團體監察,立法會可以要求解釋,還有傳媒」。他說,律政司的檢控並非他個人或刑事檢控專員的個人工作,有其問責性及透明度,反駁過往針對律政司的批評不公道。他說,近年遊行集會的激烈場面在過去5年從未出現,當局執法應如何平衡,有關方面仍需要累積經驗。
讚袁國強對法治有承擔
對於「疑似」候任律政司長人選袁國強,黃指二人認識多年,「法庭上曾有對過佢,但唔記得邊個贏」,他讚賞袁是卓越、勤力的資深大律師,對法治有承擔,近年亦累積了公職經驗,但就無評論袁當年接受委任廣東省政協是否適當。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