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基金看好大中華股市長青網文章

2012年06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6月27日 21:35
2012年06月27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據晨星亞洲的數據,截至6月25日,大中華股票基金年初迄今僅錄0.84%回報,跑輸不少其他地區板塊,從側面反映市場擔憂內地經濟下滑。不過,基金專家指出,大中華股市仍有三大利好,分別是內地政策轉向寬鬆、中西部地區動力十足,以及中港股市估值吸引。


愛德蒙得洛希爾資產管理(香港)總經理湯熠指出,已見中央對經濟增長的刺激多於對通脹的控制,加上第三季有不少項目將動工,料經濟增速下半年將會轉強。內地5月份CPI增長3%,首五個月通脹的平均漲幅為3.5%,回落速度快過預期,為中央加大政策放鬆力度、應對外圍經濟衝擊提供了空間。4月以來發改委為應對經濟下滑,加大了投資項目的審批力度,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激發了今年剛換完屆的地方政府投資熱情。事實上,人民銀行6月初降息之舉也已釋出部分效果,內地樓市在端午節3日小長假中交投回暖,全國54個城市三天合計總簽約量達17,198套,較「五一」小長假多了四成。


內地經濟料於次季見底

摩根資產管理大中華投資總監王浩表示,預計內地經濟於第二季見底,央行再降息的機會很大,為刺激經濟,未來12個月可能會降息50至100個基點。而在他看來,更重要的是,中港股市估值廉宜。截至6月中,MSCI中國指數12個月預測市盈率(PE)為8.2倍,往績市帳率(PB)為1.69倍,分別遠低於歷史均值12.3倍及2.37倍;MSCI香港指數亦反映相若的情况,PE及PB分別低於歷史均值一個標準差以外(見圖)。


而亨德森遠見中國躍升基金經理沈昱則指出,外界對內地「硬着陸」的擔憂多是緣於海外基金經理將觀測中國經濟的參考點定為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而無論是經濟增長率、零售數據,還是製造業發展前景,內陸城市都顯示出更強勁的動力。


內陸城市發展動力強勁

她續稱,內陸省市在個人電腦、汽車、冷氣機、雪櫃、電視等商品的需求上與沿海地區相比有很大上升空間,以汽車為例,東部地區汽車保有量為7%,而內陸地區僅3%,鑑於中國是全球汽車生產大國,必將受惠於本國內需,還將帶動汽車裝飾板塊。


內需概念無疑是中港股票未來投資主題之一,但安本資產管理中國/香港股票主管姚鴻耀稱,搭乘「內需」這部助力車不一定要投資於內地企業,投資受惠於內地消費需求的港股亦能達到同樣目的,這類香港本土企業在企業管治、業務運營方面較內地公司更勝一籌。內需概念中,沈昱看好家電板塊,料家電企業可受惠於內陸地區的購買力提升。


港股及台股方面,王浩則表示,雖然經濟增長主要動力有所放緩,還是不乏投資機會,其中他看認為本港地產股估值處於低廉水平,加上樓價表現優於預期,可獲看好;澳門博彩業經過去年強勁增長後,產生了大量現金流,具備投資價值。他續指出,通訊設備及智能手機需求增加將利好台灣科技股,值得關注。


明報記者 王小青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