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摩根大通發表研究報告,分析公元開始以來,2000年間全球各地經濟實力變化,發現在公元1820年以前,中國憑着龐大人口和幅員,在全球經濟一直處領導地位,一度佔全球經濟近五成。經歷逾百年的經濟弱勢後,目前中國經濟又再重新大幅擴張,成為工業化史上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工業革命前 人口成生產力主因
報告稱,在公元1800年西方國家進入工業革命之前,人力是生產的主要力量,故人口的多少一直是主導國家經濟規模的主要元素。由於中國的人口很早已高出其他國家,在公元1年之時,中國的人口已達6000萬,遠多於當時北美洲的68萬,令中國經濟一度佔全球經濟近五成。但西方工業革命後,人口多寡不再是經濟強弱的最主要因素,令歐美國家的經濟超越中國。到1950年,美國人口雖然只有中國的三分一,但其經濟輸出卻是中國的3倍。
改革後回升 增長最快國家之一
中國自1820年起,經濟增長遠較西方列強緩慢,加上帝國主義入侵,導致佔全球經濟比例不斷下降,跌至1960年代的10%左右。但中國自1980年代經濟改革以來,經濟增長重新加快,人均GDP的水平由1950年代低於非洲,到去年至超過5000美元水平,是繼日本後,成為近代史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