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明報》先後獨家揭露唐英年及梁振英府邸種種僭建問題,兩個系列報道的調查時間均數以月計。其中,記者調查梁宅為時半年,先後針對多處懷疑僭建物邀請專家分析,發現首兩個目標均未涉違規。直到上周中,本報終於發現梁宅的玻璃棚、花棚、車房上蓋等部分懷疑屬僭建,終於揭開這個自唐英年「地宮」之後最大的僭建醜聞。
今年初,本報開始採訪調查梁宅是否一如梁振英連月來所強調「並無僭建物」,首先針對梁宅沿行車通道延綿10多米的玻璃簷篷展開調查,但記者詳細翻查屋宇署紀錄後,發現上述簷篷已正式入則興建,並無違規。
3月獲高空圖 專家指無僭建嫌疑
今年2月,《明報》率先揭發唐英年「地宮」僭建醜聞,至3月記者亦取得梁宅的2011年高空拍攝圖。有關圖片於去年7月由地政總署拍攝,為鳥瞰角度,記者當時懷疑圖中的水池疑屬僭建,於是徵詢至少3名專家意見,他們認為法定圖則有園藝區域,水池屬於園藝特色設計(landscape features)的一部分,故主流意見認為無僭建嫌疑。因此,本報未報道上述兩個目標。
鳥瞰角度難辨是否僭建
雖然該鳥瞰圖已拍攝到其中一個僭建玻璃棚,但從鳥瞰角度,難以辨別是地面還是凌空建築物,而地政署去年的鳥瞰圖,與1999年的鳥瞰圖角度有偏差,記者亦無法單憑比較兩圖而得出前者有僭建物的結論。
直至最近兩周,記者終於拍攝到梁宅5號屋的懷疑僭建玻璃棚,並由不同專家證實為僭建物。另外,由於梁振英曾多次邀請傳媒進入該大宅參觀、訪問及拍攝,本報遂翻查參觀期間拍得的舊照片比對。而過去一周內,記者連日拍攝梁宅的大閘、車房上蓋及地庫等僭建再交專家核實,及至昨日,屋宇署證實有關位置均屬僭建,而梁振英亦邀請傳媒到實地視察。
明報記者
今年初,本報開始採訪調查梁宅是否一如梁振英連月來所強調「並無僭建物」,首先針對梁宅沿行車通道延綿10多米的玻璃簷篷展開調查,但記者詳細翻查屋宇署紀錄後,發現上述簷篷已正式入則興建,並無違規。
3月獲高空圖 專家指無僭建嫌疑
今年2月,《明報》率先揭發唐英年「地宮」僭建醜聞,至3月記者亦取得梁宅的2011年高空拍攝圖。有關圖片於去年7月由地政總署拍攝,為鳥瞰角度,記者當時懷疑圖中的水池疑屬僭建,於是徵詢至少3名專家意見,他們認為法定圖則有園藝區域,水池屬於園藝特色設計(landscape features)的一部分,故主流意見認為無僭建嫌疑。因此,本報未報道上述兩個目標。
鳥瞰角度難辨是否僭建
雖然該鳥瞰圖已拍攝到其中一個僭建玻璃棚,但從鳥瞰角度,難以辨別是地面還是凌空建築物,而地政署去年的鳥瞰圖,與1999年的鳥瞰圖角度有偏差,記者亦無法單憑比較兩圖而得出前者有僭建物的結論。
直至最近兩周,記者終於拍攝到梁宅5號屋的懷疑僭建玻璃棚,並由不同專家證實為僭建物。另外,由於梁振英曾多次邀請傳媒進入該大宅參觀、訪問及拍攝,本報遂翻查參觀期間拍得的舊照片比對。而過去一周內,記者連日拍攝梁宅的大閘、車房上蓋及地庫等僭建再交專家核實,及至昨日,屋宇署證實有關位置均屬僭建,而梁振英亦邀請傳媒到實地視察。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