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如市場所料,在大選年之下,聯儲局即使「鴿派當道」,仍不敢有大動作救市,最終只是延長「扭曲操作」。現時市場的專注力重回歐洲,而最近歐央行理事克爾(Benoit Coeure)發表演說,指即使央行「泵水」,歐洲的信貸市場仍陷於收縮的狀態,要解決問題,最終仍需靠銀行,而非央行。
歐銀信貸市場 遠未回復正常
首先,歐洲信貸市場仍處於緊張狀態的證據,是3個月遠期美元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及隔夜指數掉期(OIS)息差仍然高企。Libor是倫敦銀行在同業市場拆借平均參考利率,OIS則是從隔夜拆息衍生出來的利率。3個月遠期美元Libor及OIS息差代表3個月遠期資金相對隔夜拆息的溢價,當這個溢價愈低,銀行就更願意用更低的拆出資金。反之,當3個月遠期美元Libor及OIS息差上升,代表信貸市場趨向緊縮。
另一指標則是3個月歐元銀行同業拆息(Euribor)及「歐元無擔保之加權平均隔夜利率」(Eonia)的息差,同樣是反映風險溢價,當兩者的差距愈大,即反映歐洲無擔保借貸的壓力愈大。現時這兩項指標雖然遠不及08年至09年金融海嘯的時期,但仍然遠高於2007年時低於25基點(100基點等於1厘)的水平(見圖),甚至現時3個月遠期美元Libor及OIS息差繼續高於2010至2011年,顯示在央行連番「泵水」下,歐銀的信貸市場遠未能回復正常。
央行承受風險增 救市意願低
不少投資者都有疑問,既然商業銀行缺錢,為何央行不繼續「泵水」為信貸市場解凍?首先,商業銀行要從央行借錢,絕大部分情况都要提供合資格的抵押品,經兩輪歐央行的3年LTRO後,從歐銀抽走超過1萬億歐元的抵押品,已造成「抵押品短缺」(collateral-run),再「泵水」就要降低抵押品要求,央行承受的風險大增。其次,無抵押借貸一直是銀行的主要融資來源之一,若此「財路」被截斷,將嚴重影響銀行的融資能力。
所以克爾認為,要解決現時歐銀的問題,並非靠歐央行向銀行借錢,而是改善銀行的財政健康,重新啓動以往歐銀的正常融資渠道,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建立銀行業聯盟。由克爾的言論可以理解,最近歐央行不願重啓買債計劃,以及不增推LTRO,都是希望央行淡出短期救市的角色,由歐盟解決危機的根本,所以,歐央行與聯儲局一樣,除非出現大規模金融危機,歐央行的「出招」意願會愈來愈低。
明報記者 謝德健
逢周三、五刊出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