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巴曙松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人民幣跨境使用迎來難得的時間窗口,但香港的人民幣金融產品種類少,應推進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進程,推進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
指人民幣表現出避險作用
匯改7年來,中國在全球和區域金融安排中的角色愈發重要,人民幣也正向一種全球性的交易貨幣發展。「當前,主要經濟體在推動人民幣的跨境使用方面已形成利益的交集。」巴曙松說。
他指出,歐元因債務危機影響,正遭遇信任危機,這將倒逼市場尋求新的貨幣品種,「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甚至有走強趨勢的,且實體經濟較強的國家的貨幣,而依託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人民幣表現出明顯的避險作用。」
單一以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存在缺陷,是此次金融危機的直接導火線,巴曙松認為,這為新的貨幣進入國際領域提供了空間;而金融危機爆發後,新興經濟體的政治經濟地位快速提升,新世界貨幣格局的形成又獲得了現實的推動力。「這幾個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動了比較強勁的人民幣市場需求,到目前為止,中國推動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基調,還是以順應市場需求為主。」
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
在人民幣走向區域關鍵貨幣的過程中,香港作為離岸中心的作用不可小覷。不過,巴曙松指出,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他說,從市場廣度看,本港現有的人民幣金融產品種類少,可供境外人民幣持有者投資增值的選擇有限,從市場深度來看,香港人民幣存量目前僅5500億左右,且增速易受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的影響。
事實上,內地金融市場開放程度有限,離岸人民幣回流境內投資,也面臨種種限制。巴曙松指出,圍繞人民幣跨境使用的一籃子配套基礎設施和制度建設還遠不完善,若要繼續推進人民幣的跨境使用,則需相應推進人民幣在資本項目的可兌換進程,「一旦歐美等主要經濟體逐步從危機中恢復,人民幣推動跨境使用的難度勢必加大。」
明報記者 張聞文
指人民幣表現出避險作用
匯改7年來,中國在全球和區域金融安排中的角色愈發重要,人民幣也正向一種全球性的交易貨幣發展。「當前,主要經濟體在推動人民幣的跨境使用方面已形成利益的交集。」巴曙松說。
他指出,歐元因債務危機影響,正遭遇信任危機,這將倒逼市場尋求新的貨幣品種,「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甚至有走強趨勢的,且實體經濟較強的國家的貨幣,而依託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人民幣表現出明顯的避險作用。」
單一以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存在缺陷,是此次金融危機的直接導火線,巴曙松認為,這為新的貨幣進入國際領域提供了空間;而金融危機爆發後,新興經濟體的政治經濟地位快速提升,新世界貨幣格局的形成又獲得了現實的推動力。「這幾個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動了比較強勁的人民幣市場需求,到目前為止,中國推動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基調,還是以順應市場需求為主。」
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
在人民幣走向區域關鍵貨幣的過程中,香港作為離岸中心的作用不可小覷。不過,巴曙松指出,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他說,從市場廣度看,本港現有的人民幣金融產品種類少,可供境外人民幣持有者投資增值的選擇有限,從市場深度來看,香港人民幣存量目前僅5500億左右,且增速易受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的影響。
事實上,內地金融市場開放程度有限,離岸人民幣回流境內投資,也面臨種種限制。巴曙松指出,圍繞人民幣跨境使用的一籃子配套基礎設施和制度建設還遠不完善,若要繼續推進人民幣的跨境使用,則需相應推進人民幣在資本項目的可兌換進程,「一旦歐美等主要經濟體逐步從危機中恢復,人民幣推動跨境使用的難度勢必加大。」
明報記者 張聞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