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議息後4種市况長青網文章

2012年06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6月21日 06:35
2012年06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本文見報時,聯儲局議息會議已經結束,有無進一步量寬措施也塵埃落定。不論結果如何,這次會議孕育於經濟風雨飄搖之際,決策於各國領袖會議之間;前有歐元危機,後有OT(即沽短債、買長債的扭曲操作)完結,絕對主宰下半年的環球經濟及金融形勢。


近年來多次議息會議,最觸動市場的不外乎有無進一步寬鬆措施(QE),以及有無進一步寬鬆預期。據此,可能出現的結果有四(見表)。


有措施、有預期(左上):對市場來說,這是最佳結果;美匯急跌、非美急升可期。再者,假如對未來的寬鬆預期是明確有力的話,下半年的市場情緒可能大幅逆轉,美匯勢跌穿80,觸發股、匯、商品展開一段中期升浪。


聯儲按兵不動 並非壞事

無措施、有預期(右上):對市場來說,這是次佳結果。聯儲局按兵不動,近周炒作QE3而出現的美匯跌浪、非美升浪可能暫時停止,具體現象為美元淡友在結果公布後即時冚倉。然而,假如議息聲明及其後的記者會繼續為市場帶來寬鬆預期甚至「隨時採取行動」的憧憬,則美匯重新下行,測試80關口仍然可期。


有措施、無預期(左下):雖然有寬鬆,卻非好消息。自從本月初美國公布的就業數據大幅差於預期後,市場炒作QE3已達三周之久,解釋了為何在希臘及西班牙雙重壞消息打擊下,歐元終不肯再見6月1日低位。一旦議息會議最後有措施但無預期,則市場短期(甚至可能是以小時計的超短期)雖然有機再升一段,但隨後可能惹來大量「buy on rumour, sell on fact」的獲利沽盤,令市况逆轉。


無措施、無預期(右下):經濟數據續差、歐債危機仍深、市場預先炒上,假如聯儲局毫無反應的話,市場只好自求多福了。


筆者預期,右上情境(即無措施,有預期)出現的機會較大,其餘三個情境出現的機會較小。


何文俊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市場部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