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環境保護署今年2月初巡查波老道前公務員宿舍的拆卸工程時,懷疑部分喉管及電線槽含有石棉物料,經取樣測試證實後,已即時指令相關人士停止上址的拆卸工程。
環保署要求上址的擁有人重新進行石棉調查,以及提交石棉消減計劃予環保署審核,並必須在環保署批核消減計劃後,方可由註冊石棉承辦商進行石棉消減工作。大廈的拆卸工程,必須在清除所有含石棉物料後,才可進行。
環境局局長邱騰華今天(6月20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的提問時表示,環保署一直有巡查石棉消減工程,確保符合法例要求。
環保署過去五年,對石棉消減工程作出4,024次實地巡查。而檢控的定罪個案近年趨降,2007年有125宗,2008年有86宗,2009年有68宗,前年54宗,去年降至48宗。
他說,被定罪個案中,最高及平均罰款分別為二萬元及3,500元,相信對業主及從事非法石棉消減工程的人士有實質的阻嚇作用。
環境保護署今年2月初巡查波老道前公務員宿舍的拆卸工程時,懷疑部分喉管及電線槽含有石棉物料,經取樣測試證實後,已即時指令相關人士停止上址的拆卸工程。
環保署要求上址的擁有人重新進行石棉調查,以及提交石棉消減計劃予環保署審核,並必須在環保署批核消減計劃後,方可由註冊石棉承辦商進行石棉消減工作。大廈的拆卸工程,必須在清除所有含石棉物料後,才可進行。
環境局局長邱騰華今天(6月20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的提問時表示,環保署一直有巡查石棉消減工程,確保符合法例要求。
環保署過去五年,對石棉消減工程作出4,024次實地巡查。而檢控的定罪個案近年趨降,2007年有125宗,2008年有86宗,2009年有68宗,前年54宗,去年降至48宗。
他說,被定罪個案中,最高及平均罰款分別為二萬元及3,500元,相信對業主及從事非法石棉消減工程的人士有實質的阻嚇作用。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