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需求急增 太陽能前景光明長青網文章

2012年06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6月20日 06:35
2012年06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直至最近,國際油價才回落至每桶80美元水平,高油價(每桶90美元以上)的時間經歷接近1年,在油價高企的環境下,各國紛紛尋找替代辦法,而英國石油(BP)剛剛發表研究報告,指去年全球太陽能的消耗量急升,較2010年時增加一倍,顯示隨着太陽能科技發展多年,生產效益上升,價格下降,未來數年很可能是太陽能業豐收的日子。


未來料佔全球一成耗電量

早在2011年2月,美國著名發明家Raymond Kurzweil就作出預言,指在2020年前,太陽能的產能會佔全球耗電量的一成。由於現時太陽能產能佔全球耗電量不足1%,不少分析認為這個預測的可信度甚低,不值一提。


不過,BP最近的報告指出,去年全球太陽能消耗量增至55.7TWh(太瓦孆p時),較2010年時的29.9TWh大幅增加86%(見圖)。以預計2020年全球耗電量2.2萬TWh計算,若太陽能的產能要佔全球耗電量的一成,即產能要增至2200TWh,雖然去年的太陽能消耗量增至55.7TWh,但如果太陽能產量能夠維持去年86%的增長,只消到2018年,產能便已經能夠超越2200TWh。


核安全問題推動 德國最進取

除了油價貴,導致各國政府及電力公司尋找替代方法外,更重要的是,由於日本去年發生311大地震,引發嚴重核事故,觸發多國重新衡量核電的安全問題,採取最激進手段的國家之一是德國,去年日本爆發核事故後,便立即關閉了8座核電廠,並計劃在2022年前把餘下的9間核電廠關閉,令德國變成無核之國。


為了填補減少核電的產能,便急起發展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德國剛在上月底成功在一間太陽能電廠試驗生產22GWh(千兆瓦孆p時)的電能,較一年前的14GW大增,並輸進德國的電網內,威力是20間核電廠的發電量,足以應付德國一半的用電需求。


由此可見,隨着太陽能科技發展多年,生產效益大幅上升,價格隨之下降,加上高油價及核安全問題的推動下,太陽能的發展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今天選擇優質的太陽能設備生產股,未來數年或有意想不到的回報。


明報記者 謝德健

逢周三、五刊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