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開發新市鎮踢走發展商長青網文章

2012年06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6月20日 21:35
2012年06月20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發展局修訂古洞北、粉嶺北和坪輋/打鼓嶺3個新市鎮的發展大綱圖,一改原來公私營合作開發方式,改為由政府斥資400億元,收購業主及發展商手上的農地,統一業權後再規劃興建公屋,私宅地皮則交市場發展;此舉是避免被指與個別發展商「勾結」。3個面積合共逾800公頃的新市鎮,擬建住宅亦由原來的4.58萬個增加8000個,至5.38萬個,可容納15萬人口,當中四成為公屋,六成私宅。


政府2008年開始規劃新界東北,首兩階段諮詢時,已評估區內有逾半可發展用地屬私人擁有。有測量師認為政府突然改變遊戲規則,對早已進場收地的發展商不公平,預期業界會表達強烈不滿(見另稿)。


400億收地 避官商勾結之嫌

發展局昨向立法會提交文件,交代新界東北規劃第三階段諮詢工作,並建議修訂3個新市鎮的密度和規劃(見表)。文件再無提及「公私營合作」,只表示會採用傳統方式開拓新市鎮,過去發展沙田、粉嶺、上水及將軍澳等亦有先例。文件解釋,採取一個能確保協調有序地開拓土地的方法,對增加土地供應至為重要,並承認過去諮詢時,市民質疑規劃未落實已引發私人業主逼令租戶遷出,令市民無家可歸。因此政府建議以傳統的先收地、後開發的方式發展東北。


政府估計,在新開發模式下,原居民鄉村如河上鄉、燕崗村、坪輋村等不受影響,但非原居民鄉村約1700戶共6500人可能要遷出,包括馬屎埔村、虎地坳村、太平山村及石湖新村等。當局會在古洞北預留3.2公頃土地,安置受影響住戶。


6500非原居民須遷 2017動工

政府由目前至8月進行第三階段諮詢,收集市民意見,以制定詳細發展藍圖,預期最快2017年動工,2022年首批市民遷入,整個計劃可創造5萬多個職位。


住宅增8000 5.38萬伙四成公屋

古洞北、粉嶺北和坪輋/打鼓嶺3個面積合共逾800公頃的新市鎮,擬建住宅亦由原來4.58萬個增加8000個,至5.38萬個,共容納15萬人口,當中古洞區將建2.87萬個住宅,較原來規劃急增三成。3區整體住宅有43%為公屋,餘下為私宅。


安達臣道建8650住宅 八成私宅

市區土地方面,發展局將於本月下旬至9月下旬,就觀塘安達臣道石礦場土地規劃進行第二階段諮詢,建議該社區可供應8650個單位,容納約2.3萬人口,當中包括6920個私人房屋單位及1730個資助房屋單位。政府表示,有鑑於秀茂坪區及毗連的安達臣道以公屋為主,建議資助房屋用地全用作興建新居屋。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