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政府多以「派糖」的短期措施紓解民困,但未能解決貧富差距的根源問題,即未能提高低收入人士入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王卓祺認為,新任政府要雙管齊下,既設扶貧措施如特惠生果金助基層長者,同時要發展產業,才可令貧富差距收窄。
「應全面研退休保障」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表示,曾蔭權在退休保障及發展六大產業成效不大,只得以派糖紓解民怨。他認為,梁振英政府在民怨升溫情况下要解決貧富差距,應全面研究退休保障,並令產業多元化。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說,現時本港失業率只有3.2%,愈多人就業,理應可收窄貧富差距,但全港最富有兩成人佔全港逾五成收入,證明最低工資未能紓緩收入差距嚴重情况,政府要再加強對基層市民收入補貼。
盼扶貧會按地區訂目標
社聯行政總監方敏生表示,曾蔭權政府一直奉行「搞好經濟民生自然會好」,但5年來經濟增長,貧富差距卻愈來愈大,證明滴漏效應理論有欠實際。她寄望新政府成立有各界參與的扶貧委員會,以客觀數據看待貧窮問題,例如按地區、年齡組別,設立中、長期政策和目標。
「應全面研退休保障」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表示,曾蔭權在退休保障及發展六大產業成效不大,只得以派糖紓解民怨。他認為,梁振英政府在民怨升溫情况下要解決貧富差距,應全面研究退休保障,並令產業多元化。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說,現時本港失業率只有3.2%,愈多人就業,理應可收窄貧富差距,但全港最富有兩成人佔全港逾五成收入,證明最低工資未能紓緩收入差距嚴重情况,政府要再加強對基層市民收入補貼。
盼扶貧會按地區訂目標
社聯行政總監方敏生表示,曾蔭權政府一直奉行「搞好經濟民生自然會好」,但5年來經濟增長,貧富差距卻愈來愈大,證明滴漏效應理論有欠實際。她寄望新政府成立有各界參與的扶貧委員會,以客觀數據看待貧窮問題,例如按地區、年齡組別,設立中、長期政策和目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