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講述六四屠城的舞台劇《讓黃雀飛》昨晚曲終人散,台前幕後劇組人員謝幕時不是鞠躬,而是昂首仰天,全因認為「掌聲應屬於砍頭也不回頭的人」,冀藉此劇向六四鐵漢李旺陽致敬。當年在北京採訪六四的謝志峰,看畢劇後心情激動,帶淚直指中國管治手法令人痛心,才令學生走上街頭,「如果中國一日都假設人民是敵人,國家只會永無寧日」。
「我只知救人一定比殺人對!」劇中協助北京學生逃往香港的「彪哥」如是說。《讓黃雀飛》講述學運學生項明與曉清在六四後逃亡到香港,在支聯會領導的「黃雀行動」下,獲安置在西貢度假屋等候外國政府收留。雖有望翱翔天空,項明卻內心交纏,既終日疑神疑鬼怕被公安追捕,又為當日無及時組織學生離開廣場而自責。
朱耀明登台演自己
當年有份營救學生的朱耀明牧師亦在劇中粉墨登場,飾演23年前的自己。朱耀明稱,「項明」的角色是有血有淚、真有其人的故事,「那時有個營救吾爾開希的人在行動期間身分曝光,遂帶着兩個保鑣到香港。我們把他安置在沙田的富豪花園,他整日都問我附近可有公安,夜晚亦緊張地打(電話)給我」。
朱耀明直言,每名逃亡學生頓然離開自己的國土、家人及朋友,那種焦慮、惶恐不安及痛苦確實難以形容。
「黃雀行動」高峰時,支聯會共安頓五六十名學運學生在香港,「這是我們最痛苦、壓力最大的日子,一方面要幫他們逃離外國,一方面又要安慰還未能走的學生。我們不斷做游說工作,只想走得一個得一個。」朱耀明說。
謝志峰在劇後研討會上哭說,八九學運是有精神、和平、愛國及非暴力的運動,「我的女兒現時20多歲,若她當時在現場,我亦無勇氣叫她走」。
對於六四鐵漢李旺陽日前疑「被自殺」,謝志峰稱,中共不應常在心中假設人民是會顛覆國家的敵人,否則國家將永無寧日,「如果你將人民當成子民——暫且不說是『主人』,中國已不會這樣痛苦了」。
售出八成門票
《讓黃雀飛》共公演5場,共售出約八成門票,1800人次入場,亦曾在中學巡迴演出。主辦單位「六四舞台」於前年創作《在廣場放一朵小白花》,紀念六四20周年。
明報記者 林凱旻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