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署外判工作裁77合約工長青網文章

2012年06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6月18日 06:35
2012年06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社會福利署負責推行的「自力更生支援計劃」,聘請共77名合約工負責社區工作,監督和協助綜援人士參加社區工作和重投職場。但部門成立13年後,社署在2月時突決定明年將服務外判,裁走服務多年的合約員工。協助職工的華員會轟社署作為提供社會福利的公共機構,卻無情對待員工,帶頭製造失業。


助逾10萬人脫綜援網

香港政府華員會社區工作幹事分會由社會福利署負責「自力更生支援計劃」的社區工作行政組組成,分會主席鄺裕泉表示,社署在今年2月突然表示會在明年將服務計劃外判,意味社區工作行政組共77名員工將面臨失業。他指出,該部門已成立13年,但署方一直不願將員工轉職為公務員,有濫用非公務員合約制之嫌,現時進一步削減部門更屬無情。


鄺裕泉稱,一旦服務外判,社區工作幹事十多年的心血便化為烏有。他指出,多年來部門已協助超過13萬名綜援人士,當中近九成脫離綜援網。他說,計劃成功並非一朝一夕,是有賴全體社區工作幹事十多年的努力,但社署「一聲令下」就將他們一直以來的經驗和成效推翻。該會擔心,外判服務水準難保,建議社署將外判服務以試點分區形式執行,若成效一般,就應繼續交由社區工作幹事執行計劃,但署方一直未有實際回覆。


鄺裕泉又批評,2006年公務員事務局檢討非公務員合約制時,亦建議將有長期需要的職位轉為公務員職系,但社署卻不肯將該部門員工轉職為公務員。他強調,社區工作幹事協助綜援人士重投社會有長期需要,批評署方以合約工維持服務的做法不合理。


社署稱外判較合適

社署發言人回應表示,近年曾就就業援助服務進行試驗研究,發現委託非政府機構推行綜合模式的就業援助服務較合適。發言人又指出,現階段有需要整合就業援助服務,目的是要優化計劃,避免資源重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