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挺港金融 料「細步慎行」長青網文章

2012年06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6月17日 06:35
2012年06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回歸15周年在即。作為賀禮,中央對香港離岸金融中心,相信還有進一步扶持政策出台。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近期也透露,中央將會繼續推出民生、金融等挺港措施,繼續支援境內機構赴港發人民幣債券,支援香港發揮人民幣結算中心的獨特作用。


但觀目前進展,中央挺港作為離岸金融中心,應不會再有大動作,而是以「細步慎行」為主。


香港是一個完全開放的自由港,而內地的金融體系仍相對封閉、相對不健全,迄今香港和內地之間的不匹配面和不適宜層面仍然特別多,如今理順環節、讓政策真正「落地」顯然更為重要。


大步難行 需小步推進

此間分析人士指稱,香港仍處在去年8月李克強副總理宣布多項挺港政策的消化期。「沒嚼爛,不宜再吃」。


分析稱,目前內地條件未完全具備,利率和匯率的市場化改革仍在逐步推進的過程中,因此,資本專案的過快開放可能會加劇市場套匯、套利資金的大量流動,甚而擾亂內地有序推動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的進程。


近來,RQFII與港股ETF雙輪驅動,成為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的亮點,業內人士表示,相信中央計劃中的扶持政策,仍會遵循開拓資本雙向開放機制的思路,擴大人民幣資金迴圈渠道,以建設長期性制度保障。


港決定自身離岸前途

從一個層面上說,香港能否成為真正的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自身決策也起到關鍵作用。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對此也早有「暗示」:香港在推動人民幣跨境使用方面,對外聯繫還要更廣泛發展;如果發展得快,第二個中心就不容易出現。


消息顯示,香港即將宣布增加人民幣流動性的措施,包括上調香港居民每日可兌換的人民幣額度,以及每日可向大陸銀行匯款的額度等,這都是有利於離岸人民幣資金池擴大的「對症之舉」。


專家指出,即使短期內不再有大力度政策出台,港仍有很多可操作的細節內容可以推進。譬如最急需的,就是設計更多以人民幣為基礎的金融產品,或與倫敦等其他國際金融中心合作,將香港作為人民幣走向國際的更好平台。此外,作為內地金融面向國際的最重要屏障,香港在各項安全基礎建設也要有所作為。


配套改革需加速

香港確立建設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以來,離岸市場規模急速擴大。與此同時,國內匯率利率資本專案開放等改革相對遲滯。


對於這種局面,國內要求加速改革、內地與香港「配套」的呼聲不斷。國內一些學者甚至指出,監管層不斷加大對香港離岸中心支援力度,對國內改革卻無根本性推進。這種回避改革,卻試圖直接通過人民幣結算、離岸市場推進國際化的政策操作,應該得到改變。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