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巿鎮公屋比例限五成長青網文章

2012年06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6月17日 22:35
2012年06月17日 22: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特首曾蔭權於任內最後一年宣布復建居屋、候任特首梁振英則表明增建公屋,兩項政策均需土地資源配合。還有兩星期便卸任的發展局長林鄭月娥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本港市區地不足,未來要靠開拓新界土地增加房屋供應,她計劃,新界東北、西北和東涌區的新市鎮,未來公屋比例絕不能超過五成,以免重蹈天水圍的規劃失誤。她又表明,在任內曾一度嘗試推展的「限呎樓」,在宣布復建居屋後,是時候畫上句號。


新一屆政府預料會雙管齊下,預計居屋和公屋單位數量,合共每年平均將至少增加2萬個單位。發展局長林鄭月娥在任內最後一年,已率先宣布政府要開發土地儲備,以應付日後長遠的房屋需求。林太坦言,本地市區土地有限,在啟德新發展區落成後,要再大規模開發市區的新市鎮已近乎不可能,故此只能集中新界東北,包括古洞北、粉嶺北及坪輋,以及西北,即洪水橋等未開發的新界土地作房屋研究。


靠私樓業主帶動當區經濟

她說,參考過往開發新市鎮經驗,公屋單位在任何新市鎮內比例不能佔太重,必須佔少於五成,否則社區只會充斥低收入人士,或會重現天水圍的社區問題,此亦意味私人發展商的參與要超於五成,以作平衡,私樓業主則更能帶動當區經濟。她說,目前未思考每年5000個居屋單位應該撥入「私人」或「公屋」計算,但居屋、公屋和私樓混合,對地區經濟和改善民生最為重要。林太說,市區的規劃相當類同,如啟德新發展區周邊全屬黃大仙和彩虹區公屋,因此啟德內的公屋比例亦不能過多。


至於此類新發展區的地積比率,林鄭月娥說,部分如啟德等臨海用地,樓宇高度必須有限制,不能建造屏風樓,反而部分新界接近市中心的地皮,由於市中心已有不少高度,則可放寬部分的地積比率。


「復建居屋 限呎地是時候畫句號」

另外,因應增加中小型住宅單位量,林鄭月娥在2010年起曾先後推出「限呎地」和「限量地」,她在訪問中表示,當初推出限呎地是回應市場訴求,如今在復建居屋後,限呎地可停止再推,以免私人市場受太大干預,意味目前正招標的北角限呎地或成絕響。她說,政府推出限呎地,事實上「會令則師比較難畫則,在賣地收益上會有所犧牲,並不值得」,日後若希望供應小型單位,可考慮要求港鐵在部分項目繼續推行。


對於「限量地」是否應同樣停推,林鄭月娥表示,目前未有信心連限量地也不做,但若市場再穩定一些,則可同樣停止。她解釋,最希望房地產市場可協助市民置業,但亦可應付投資需求,而政府對發展商干預愈少會愈理想。


劏房難解決 「盡量減低危險」

林鄭月娥坦言本港目前面對的另一個房屋問題——劏房——目前難以解決,因為不少人是無法置業,或搬遷後無法應付交通費才住劏房,在房屋供應不足下,政府難治本剷除,目前唯一能做的是盡量減少樓宇危機,包括不容許違法的工廈劏房,並做好安全教育。


明報記者 鄭穎瑩 劉頌陽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