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政府推動環保,大多以單一措施出台,如停車熄匙立法、垃圾徵費諮詢等,黃錦星認為,政府已夠成熟將各項環保議題組成「大藍圖」,在換屆後推出,變為未來10年甚至20年減排的「行動鋼領」,並由處理固體廢物和改善空氣作主打。他指外國不少城市早已制定「環保藍圖」,目前本港必須啟動工作,以跟大城市「接軌」。
主打處理固體廢物改善空氣
黃錦星認為藍圖應至少包含4項議題:空氣質素、固體廢物、鄉郊基金及水質污染;所有工作不但要一併推行,更應訂好推出措施的目標、時間表及政府可投放的資源。黃說,礙於資源有限,政府要分配好撥款作適當投資,例如社會現時急需做到減少固體廢物,政府便可在廚餘處理多放投資,包括資助市民試行廚餘回收,達至源頭減廢。另一主打的改善空氣質素,政府亦可提供經濟誘因,鼓勵翻新舊建築時加入綠色元素,達至樓宇減排。
外國早已有不同的行動綱領,如新加坡推出可持續發展報告,英美亦有長遠環保政策。黃錦星說,香港必須與其他大城市接軌,而要確保綱領得以落實,先要與市民取得共識。他指過去在不同委員會接觸市民,發現不少人對環保概念認識不足,如不少人不了解氣候變化,他期望下屆政府多以落區方式了解市民看法。
至於市民關心的電費檢討和能源組合,黃錦星指他亦關注這兩項議題,相信新政府亦不能避開不談,但大前提希望市民先改善價值觀,落實簡約生活。
主打處理固體廢物改善空氣
黃錦星認為藍圖應至少包含4項議題:空氣質素、固體廢物、鄉郊基金及水質污染;所有工作不但要一併推行,更應訂好推出措施的目標、時間表及政府可投放的資源。黃說,礙於資源有限,政府要分配好撥款作適當投資,例如社會現時急需做到減少固體廢物,政府便可在廚餘處理多放投資,包括資助市民試行廚餘回收,達至源頭減廢。另一主打的改善空氣質素,政府亦可提供經濟誘因,鼓勵翻新舊建築時加入綠色元素,達至樓宇減排。
外國早已有不同的行動綱領,如新加坡推出可持續發展報告,英美亦有長遠環保政策。黃錦星說,香港必須與其他大城市接軌,而要確保綱領得以落實,先要與市民取得共識。他指過去在不同委員會接觸市民,發現不少人對環保概念認識不足,如不少人不了解氣候變化,他期望下屆政府多以落區方式了解市民看法。
至於市民關心的電費檢討和能源組合,黃錦星指他亦關注這兩項議題,相信新政府亦不能避開不談,但大前提希望市民先改善價值觀,落實簡約生活。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