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去年今日,土瓜灣馬頭圍道111至113號一場無情火,奪去黎學文(文叔)懷孕妻子和兩名兒子的生命。失去居所的文叔,早前獲編配紅磡邨公屋單位,去年尾重投燒焊工作。他稱雖然經濟壓力「小了」,但失去家人,同時令他失去希望,現正積極儲蓄,盼日後毋須靠政府生活。他呼籲舊樓業主,即使是要「劏房」,亦要注意安全,「不要那麼貪心」,避免悲劇重演。
馬頭圍道111至113號去年疑因電線短路,引發三級火警,釀成4屍5命及19人傷。記者上周再訪該廈,發現大廈已安裝獨立電表,但仍有部分樓層,單位通往後樓梯的通道被封死(見另稿)。對於當日業主為「劏房」而封死後樓梯,文叔說「怪責當然有」,但更自責當日「反應不夠快」,因返回屋內關電掣,而未有陪同37歲懷孕妻子及兩名分別6歲及1歲的兒子逃生,令家人無一倖免。
獲編配公屋 重新上班
文叔本是燒焊熱水爐的工人,事發後他一度因心理打擊太大,未能集中工作,至去年11月,幸得老闆關照才可重操故業。文叔時有憶起以前生活的艱苦情况﹕「沒有說辛不辛苦,(以前)回到家中,起碼兩個兒子叫你做爸爸,人也開心點;但現在回到家,戇居居一個人,你說會不會開心?肯定不會。」
文叔在家中神枱放了妻子和兒子生前的合照,文叔有時會對着照片和兒子談天,「有緣分的話,叫他們返來做我個仔!」他坦言想組織另一個家庭,但「第二個家」始終是「第二個」,「沒有了家……個心始終欠了一樣東西」。
盼自食其力 再組家庭
對於賠償,文叔說﹕「就算你現在賠很多錢給我,都不及家那麼重要,沒有了家就沒有了希望。」文叔希望自力更生,不想只靠賠償來維持生活﹕「不工作有很大問題……一日那麼長,怎樣消磨?」
文叔去年獲編配紅磡邨一個海景公屋單位,慨嘆是「遲來的夢想」,他說希望政府盡快建多些公屋;至於有低下階層因輪候到偏遠的公屋而不入住,他期望港鐵即使要賺錢,亦不要「賺到那麼盡」,減輕市民的交通費負擔。
「能撿回性命已是不幸中的『小幸』。」他呼籲舊樓業主,劏房「不要那麼貪心」﹕「就算只是一個人過到都好,起碼留返條路讓人逃生。」
明報記者 陳洛明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