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大與美國的大學合作研究發現,正常細胞及癌細胞能夠逆轉凋亡過程,恢復細胞功能,而這些存活的細胞可能產生基因變異,令癌細胞復活而且變得更惡毒。研究建議市民不要胡亂服用中草藥作為治療癌症的輔助劑,因可能會誘發癌細胞復活且變得更惡毒。
研究又發現,大豆提取物中的異黃酮主要成分或可抑制癌細胞凋亡逆轉,提升化療效果,成為治療癌症的輔助劑,但其抗癌機制尚待進一步研究,距離臨牀應用尚有一段時間。異黃酮主要成分是已知的抗癌化合物金雀異黃酮(genistein),亦稱染料木黃酮或染料木素。
大豆成分抑制癌細胞復活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馮明釗教授及其研究團隊負責此項研究。馮明釗指出,細胞凋亡是一種細胞自殺過程,當細胞受到破壞或不再被身體需要時,會自我毁滅。細胞凋亡過程包括細胞萎縮、線粒體即「細胞能量工廠」的結構破壞和斷裂、細胞核收縮、脫氧核糖核酸(DNA)遭破壞,以及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s)的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是令細胞凋亡的「劊子手」。
科學界認為細胞一旦展現凋亡特徵必會死亡。但馮氏說,即使細胞展現凋亡的特徵,人類癌細胞仍可逆轉凋亡過程,恢復細胞功能,這可能是癌症在治療後復發的原因之一。他的研究發現來自肝臟、心臟、大腦、血液,以及胚胎的正常細胞,能從普遍認為不可逆轉的死亡過程中存活,這些存活的細胞可能產生基因變異,令腫瘤細胞變得更惡毒。
馮明釗指出,坊間傳說有些中草藥可以抗癌,不少患癌的市民會服用,但市民若沒有醫生指導,胡亂服用一些抗癌中草藥,雖然其中又有些中草藥確有抗癌功效,不過由於劑量和藥效期不適當,可能會造成不良反應,誘發癌細胞逆轉凋亡過程令細胞復活,出現基因變異,對癌症反而「有壞無好」。他建議市民不要胡亂服用中草藥作為治療癌症的輔助劑。
研究合作的機構包括中大大豆研究中心,以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科學家。研究獲維他奶創辦人羅桂祥的羅桂祥生物醫學研究基金、利希慎基金、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卓越計劃等共同資助。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