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投資目標分長短 風險取態大不同長青網文章

2012年06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6月15日 06:35
2012年06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謝先生現年29歲,他計劃於4年後成立一個120萬元教育基金讓其兄弟進修,同時5年後買入一個700萬至800萬元的單位,並希望屆時能招聘家傭幫助年長母親家務。他亦計劃將來能享有每月3萬至4萬元的退休生活。


教育置業屬短期目標 風險要低

先談及謝先生的理財目標,筆者先把招聘家傭剔出目標之外,皆因這個目標為長期支出的項目,因此建議把其納入謝先生日常的開支中。為方便解釋,筆者在此為謝先生成立兩個投資組合﹕第一個為滿足於教育基金,或是置業基金等較短期的目標,這個組合的投資年期較短,因此在風險取向上不宜過分進取。另一個組合則主要為將來的退休生活作準備,由於當中投資年期極長,因此組合的風險取向可以較進取。


謝先生資產中持有100萬元的現金,筆者認為其港元現金水平實在太高,現時存款息率極低,追不上通脹,建議只需留下15.6萬元,餘下的64萬多元應投放在投資組合(一)中以作增值之效。另一邊廂的人民幣,筆者預期未來數年人民幣兌美元仍會每年緩步升值3%至5%,因此仍可繼續持有。若謝先生預計5年後置業的單位為750萬元,那三成的首期便需要225萬元。假設未來數年投資組合(一)的回報為6%及人民幣每年的回報為5%,於第4及第5年只能取回105萬元及111萬元,仍未能滿足進修及置業所需,因此,謝先生需要每月投入32500於投資組合內方能於第4年得到300萬元,在提取120萬元的教育基金後,第5年便餘下230萬元以滿足置業需求。


退休為長期目標 可承受較高風險

至於另一目標為安排退休生活,筆者假設謝先生的退休生活為20年,並於65歲退休,他提及希望屆時能享有每月3萬至4萬元的生活費用。筆者取中位數3.5萬元,首先把現時的3.5萬元以預估的長期通脹率4%調整36年,屆時便需要14.4萬元才能等如今天3.5萬元的購買力。經過計算,假設謝先生能在退休後持續每年為資本增值5%的話,那便要在65歲時準備3200萬元才能足夠安享其退休生活至85歲所用。


筆者先計算謝先生由現在起,每月能投資於組合(二)的資金。由現時至第5年,由於謝先生需把一部分資金投放在投資組合(一)中,因此能投資的資金只有每月1.75萬元,其後,謝先生買入自住物業,每月的供款便需要2.08萬元,另外聘請家傭每月需要8000元,那其後每月減除開支,樓按供款,家傭工資後便有2.02萬元的資金可供投資。


筆者先假設謝先生能在退休前為資本每年增值9%,若把60歲時所提取的800萬元同樣投資在組合(二)中作滾存,同時在65歲時從保險及強積金所得的336萬計算在內的話,那謝先生便只需從現在起每月投放5500元於組合(二)中增值,那便能在65歲前獲得3200萬元,以滿足其計劃的退休生活。當然,若長期通脹率有所改善或惡化,屆時退休所需要的資金也會出現變化,這方面謝先生留意。


若論高風險資產及低險風資產的建議選擇,高風險資產可選擇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科技行業股票基金、商品基金,低風險資產則可選環球債券基金、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及對冲基金。而當中的比重則可參考上圖。


黃文傑

高富金融集團 研究部高級分析員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 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chlung@mingpao.com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投資風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