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行政長官曾蔭權說,不要把重組與問責制檢討混為一談,並呼籲立法會議員盡快通過政府架構重組方案,讓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建立強而有力的政府應對挑戰,解決民生矛盾。
曾蔭權今天(6月14日)出席任內最後一次立法會答問大會時說,任內民望變化的分水嶺是2008年擴大問責制,表示低估了問責制所引發的政治後果,以及擴大問責制涉及一系列複雜問題,包括如何選拔政治人才,合適聘用條件,問責官員與公務員工作關係等。
他說,擴大問責制無先例可循,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完善,雖然為此付出政治代價,但仍然認為問責制是民主發展的必然制度,有利於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在制度上為2017年普選來臨做充分的準備。
助新政府重組架構
曾蔭權說,在任期最後十多天有重要的工作,就是協助新政府重組架構。他說,好的政策也需要有完善的架構及人事去執行,而每屆政府都有其施政重點,所以應讓新特首有空間,運用判斷力去改組架構。
他說,香港正面對外圍不穩定的經濟環境,下任行政長官需要一個他認為能夠得心應手的領導架構及編制,才可以建立強而有力的政府應對各種挑戰,捕捉發展機遇,解決民生矛盾。
他呼籲外界不要把重組與問責制檢討混為一談,相信下屆政府會不斷完善問責制。重組架構並非關乎個人的政治野心,而是關乎市民福祉,故希望議員可以放下成見,盡早完成審議。
過去五年取得進步
回顧過去五年,他指出,香港在政治、經濟、民生三大方面都爭取到堅實的進步,國際地位顯著提升。他最深刻的體驗是,香港既是國際城市,亦是中國城市;既屬一國,亦有兩制,面對各種不同的訴求,要滿足不同的期望,如何處理好特首角色並不容易。
曾蔭權說,在任期間面對兩大挑戰,一是重重關卡成為施政阻礙,另一是貧富差距擴大。
他舉例說,在規劃基建時,如在港珠澳大橋、高鐵等爭議中,政府既要符合法例要求,進行環境評估,也面對市民司法覆核挑戰。
工作職位呈兩極化
香港管治模式的優點,就是有一套文明的規範,保護少數權益,如何發揮此制度的優勢,同時防止施政阻礙,正是挑戰所在。他說,十大基建最終全部啟動,證明政府只要全力以赴便能做得到。
至於貧富懸殊,曾蔭權指出,由於全球化帶來工作職位兩極化,加上香港是城市經濟體,令貧富差距更加顯著,要徹底解決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是特區政府的一項長期挑戰,任重道遠。
曾蔭權說,任內受到另一批評的是在房屋政策上未夠果斷。他強調,在這方面要深思熟慮,主因是受亞洲金融風暴後負資產經驗的影響,憂慮在全球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背景下,過分干預樓市會造成骨牌效應,令樓市再度崩潰,為經濟帶來嚴重影響。
行政長官曾蔭權說,不要把重組與問責制檢討混為一談,並呼籲立法會議員盡快通過政府架構重組方案,讓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建立強而有力的政府應對挑戰,解決民生矛盾。
曾蔭權今天(6月14日)出席任內最後一次立法會答問大會時說,任內民望變化的分水嶺是2008年擴大問責制,表示低估了問責制所引發的政治後果,以及擴大問責制涉及一系列複雜問題,包括如何選拔政治人才,合適聘用條件,問責官員與公務員工作關係等。
他說,擴大問責制無先例可循,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完善,雖然為此付出政治代價,但仍然認為問責制是民主發展的必然制度,有利於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在制度上為2017年普選來臨做充分的準備。
助新政府重組架構
曾蔭權說,在任期最後十多天有重要的工作,就是協助新政府重組架構。他說,好的政策也需要有完善的架構及人事去執行,而每屆政府都有其施政重點,所以應讓新特首有空間,運用判斷力去改組架構。
他說,香港正面對外圍不穩定的經濟環境,下任行政長官需要一個他認為能夠得心應手的領導架構及編制,才可以建立強而有力的政府應對各種挑戰,捕捉發展機遇,解決民生矛盾。
他呼籲外界不要把重組與問責制檢討混為一談,相信下屆政府會不斷完善問責制。重組架構並非關乎個人的政治野心,而是關乎市民福祉,故希望議員可以放下成見,盡早完成審議。
過去五年取得進步
回顧過去五年,他指出,香港在政治、經濟、民生三大方面都爭取到堅實的進步,國際地位顯著提升。他最深刻的體驗是,香港既是國際城市,亦是中國城市;既屬一國,亦有兩制,面對各種不同的訴求,要滿足不同的期望,如何處理好特首角色並不容易。
曾蔭權說,在任期間面對兩大挑戰,一是重重關卡成為施政阻礙,另一是貧富差距擴大。
他舉例說,在規劃基建時,如在港珠澳大橋、高鐵等爭議中,政府既要符合法例要求,進行環境評估,也面對市民司法覆核挑戰。
工作職位呈兩極化
香港管治模式的優點,就是有一套文明的規範,保護少數權益,如何發揮此制度的優勢,同時防止施政阻礙,正是挑戰所在。他說,十大基建最終全部啟動,證明政府只要全力以赴便能做得到。
至於貧富懸殊,曾蔭權指出,由於全球化帶來工作職位兩極化,加上香港是城市經濟體,令貧富差距更加顯著,要徹底解決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是特區政府的一項長期挑戰,任重道遠。
曾蔭權說,任內受到另一批評的是在房屋政策上未夠果斷。他強調,在這方面要深思熟慮,主因是受亞洲金融風暴後負資產經驗的影響,憂慮在全球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背景下,過分干預樓市會造成骨牌效應,令樓市再度崩潰,為經濟帶來嚴重影響。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