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慧雅提到,我們宜將居住需要與投資決定分開處理。有關概念可能愈來愈重要,現時香港樓市的重要現象之一,是有一批人有不少閒置資金,而且又有來自海外和內地的資金進入了本港市場。這批富人的資金實力,令到優質單位的價錢愈升愈有,和不斷拋離一般打工仔的收入。基本上,現時樓市出現的情况,是優質物業似乎真是賣一間少一間,香港優質住宅的總存量實在不足應付需求,亦應低於富人的數目。因此慧雅常建議朋友不宜輕率售出手頭上的巿區單位,這有可能再也買不回來。倫敦的經驗是,不少人在見到自己的倫敦住宅價錢上升不少後,都忍不住賣出套現,但在賣了之後,就再也買不回來,以後要在較偏遠的地區居住。這可能也是香港將會出現的現象。
優質物業買少見少 不應輕易賣掉
這究竟是好是壞?慧雅一時間也不知從何說起。有人願意把資金放在香港,應不是壞事。在紐約、倫敦,上班時間要個多小時,亦是甚為普遍。以慧雅之見,這是時代轉變的特徵,香港現時面對的是洗牌問題。基本上,是有一股新的力量和資金進入了香港,我們要麼就面對,要麼就迴避,但迴避亦有代價。
香港人是要踏實地面對這問題,我們可能是要接受,要擁有傳統豪宅區的單位,已愈來愈困難,但勉強買入可能會帶來更多問題。若真有住在傳統豪宅區的居住需要,宜考慮先行租住,寧願把資金放在價錢可接受得來的單位上,待它升值後才慢慢換入更佳單位。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優質物業買少見少 不應輕易賣掉
這究竟是好是壞?慧雅一時間也不知從何說起。有人願意把資金放在香港,應不是壞事。在紐約、倫敦,上班時間要個多小時,亦是甚為普遍。以慧雅之見,這是時代轉變的特徵,香港現時面對的是洗牌問題。基本上,是有一股新的力量和資金進入了香港,我們要麼就面對,要麼就迴避,但迴避亦有代價。
香港人是要踏實地面對這問題,我們可能是要接受,要擁有傳統豪宅區的單位,已愈來愈困難,但勉強買入可能會帶來更多問題。若真有住在傳統豪宅區的居住需要,宜考慮先行租住,寧願把資金放在價錢可接受得來的單位上,待它升值後才慢慢換入更佳單位。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