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辦公室助理出身,在上世紀90年代為樓市活躍投資者,現為著名娛樂場所Beijing Club集團行政總裁的黃熙仁(Rocky Wong),最近重出江湖,購入大埔比華利山別墅單位,以對抗通脹,並繼續物色合適的投資物業。
黃在1997年前炒賣物業異常勇進,可以一口氣入數十張票去認購新盤,同一時間可持有2億至3億元的物業,不過,他現時卻奉行長實(0001)主席李嘉誠的名言,任何時候買樓都必須「量力而為」,要有足夠的持貨能力及抗跌能力,最終才會變贏家。
炒賣成衣配額 掘得上車第一桶金
正當一眾年輕人為樓價高企未能置業而掀起一股反地產霸權熱潮時,黃熙仁就憶述當年首次置業的情形。原來現年46歲的他,早在18、19歲時已購入人生第一間樓,當時他仍是在一家成衣公司任職,由最初的辦公室助理,經過兩年時間不斷學習,加上當時老闆提攜,最終成為買手,並替公司賺得理想收益,其後更透過炒賣成衣配額而賺得第一桶金,並利用這桶金上車。
黃表示,自己學歷雖然不高,但任職辦公室助理時亦不斷為自己增值,他勉勵年輕人應盡量發放正能量,不要自怨自艾,亦不要埋怨樓價過高以致未能上車,他認為,每一個工作崗位都有可以學習的東西,正所謂「行行出狀元」,每個行業都有出頭機會。
對於近期有指內地客來港炒貴樓,黃熙仁指北水來港炒樓的確令本港樓市產生截然不同的變化,但就認為內地人買樓根本是盲目,而且據他了解,內地人炒樓就如一個不正規的基金,會由多個相關人士「夾錢」買樓,故他們資金十分充裕,但他亦勸港人要自強不息。
事實上,黃熙仁於上世紀90年代已是炒樓老手,由1994年的加州豪園,至青衣盈翠半島、灝景灣、荃灣愉景新城等,他透露,最高峰時期,所持之物業總市值高達2億至3億元。及後更參與炒籌活動,曾大手入票60張認購維港灣;又入票40張認購九龍站漾日居,連元朗御豪山莊也入票逾60張,但在97樓市爆煲後,黃熙仁已鮮有入市。
97後收山 現出山買比墅放租
雖然現時樓市存有不少不明朗因素,如新特首即將上場,未知會否就樓市推出新措施;歐債危機亦拖累全球經濟,就連中央亦要減息救市,不過,黃熙仁於4月底卻忽然出山,以約3000萬元購入大埔比華利山別墅一幢洋房。對於今次入市,他坦言,以現時歐洲各國的情况而言,未來「印銀紙」事在必行,加上現時息口低企,短期內都不會加息,故購入該單位收租抗通脹,並期望可收取約3厘之租金回報。
至於現時是否入市時機,黃氏笑言,現時市况是受到全球大環境影響,並不是任何一國之政府可獨力應付,故「無人可以確保撈底」,又指回首2003年SARS期間,樓價正處於低潮期,但「當年又有幾多人肯定無得再跌呢?當時你有錢喺手,又敢唔敢入市?」
持貨能力夠 長遠成贏家
他又引用李嘉誠的名言,指買樓無時無刻都要「量力而為」,並必須做好風險評估,由於現時市况波動,買樓不可以過於進取,置業前要確保自己有足夠的持貨能力,並要預備銀行會有「call loan」的機會,因此「當你有10蚊,只可以用1蚊嚟買嘢」;他又稱,當有足夠資本抵擋樓價下跌的風險,長遠而言都會變成贏家。他又認為樓市與股市、經濟因素息息相關,有心投資物業,必須留意整體環境,「如果今日股市跌2000點,你去租個舖都可以傾到個筍價啦」。
繼早前購入比華利山別墅後,黃熙仁亦在市場上物色合適物業,但暫時未有確實目標;另對於未來樓市走勢,黃熙仁只表示,樓市不會永遠升,亦不會永遠跌,在各類型物業中,他只對商舖物業作評論,「舖位供應罕有,加上不少跨國品牌進駐香港,投資回報較高,與此同時,商舖物業之風險亦較高。」
明報記者 林尚民 攝影 鄧宗泓
黃在1997年前炒賣物業異常勇進,可以一口氣入數十張票去認購新盤,同一時間可持有2億至3億元的物業,不過,他現時卻奉行長實(0001)主席李嘉誠的名言,任何時候買樓都必須「量力而為」,要有足夠的持貨能力及抗跌能力,最終才會變贏家。
炒賣成衣配額 掘得上車第一桶金
正當一眾年輕人為樓價高企未能置業而掀起一股反地產霸權熱潮時,黃熙仁就憶述當年首次置業的情形。原來現年46歲的他,早在18、19歲時已購入人生第一間樓,當時他仍是在一家成衣公司任職,由最初的辦公室助理,經過兩年時間不斷學習,加上當時老闆提攜,最終成為買手,並替公司賺得理想收益,其後更透過炒賣成衣配額而賺得第一桶金,並利用這桶金上車。
黃表示,自己學歷雖然不高,但任職辦公室助理時亦不斷為自己增值,他勉勵年輕人應盡量發放正能量,不要自怨自艾,亦不要埋怨樓價過高以致未能上車,他認為,每一個工作崗位都有可以學習的東西,正所謂「行行出狀元」,每個行業都有出頭機會。
對於近期有指內地客來港炒貴樓,黃熙仁指北水來港炒樓的確令本港樓市產生截然不同的變化,但就認為內地人買樓根本是盲目,而且據他了解,內地人炒樓就如一個不正規的基金,會由多個相關人士「夾錢」買樓,故他們資金十分充裕,但他亦勸港人要自強不息。
事實上,黃熙仁於上世紀90年代已是炒樓老手,由1994年的加州豪園,至青衣盈翠半島、灝景灣、荃灣愉景新城等,他透露,最高峰時期,所持之物業總市值高達2億至3億元。及後更參與炒籌活動,曾大手入票60張認購維港灣;又入票40張認購九龍站漾日居,連元朗御豪山莊也入票逾60張,但在97樓市爆煲後,黃熙仁已鮮有入市。
97後收山 現出山買比墅放租
雖然現時樓市存有不少不明朗因素,如新特首即將上場,未知會否就樓市推出新措施;歐債危機亦拖累全球經濟,就連中央亦要減息救市,不過,黃熙仁於4月底卻忽然出山,以約3000萬元購入大埔比華利山別墅一幢洋房。對於今次入市,他坦言,以現時歐洲各國的情况而言,未來「印銀紙」事在必行,加上現時息口低企,短期內都不會加息,故購入該單位收租抗通脹,並期望可收取約3厘之租金回報。
至於現時是否入市時機,黃氏笑言,現時市况是受到全球大環境影響,並不是任何一國之政府可獨力應付,故「無人可以確保撈底」,又指回首2003年SARS期間,樓價正處於低潮期,但「當年又有幾多人肯定無得再跌呢?當時你有錢喺手,又敢唔敢入市?」
持貨能力夠 長遠成贏家
他又引用李嘉誠的名言,指買樓無時無刻都要「量力而為」,並必須做好風險評估,由於現時市况波動,買樓不可以過於進取,置業前要確保自己有足夠的持貨能力,並要預備銀行會有「call loan」的機會,因此「當你有10蚊,只可以用1蚊嚟買嘢」;他又稱,當有足夠資本抵擋樓價下跌的風險,長遠而言都會變成贏家。他又認為樓市與股市、經濟因素息息相關,有心投資物業,必須留意整體環境,「如果今日股市跌2000點,你去租個舖都可以傾到個筍價啦」。
繼早前購入比華利山別墅後,黃熙仁亦在市場上物色合適物業,但暫時未有確實目標;另對於未來樓市走勢,黃熙仁只表示,樓市不會永遠升,亦不會永遠跌,在各類型物業中,他只對商舖物業作評論,「舖位供應罕有,加上不少跨國品牌進駐香港,投資回報較高,與此同時,商舖物業之風險亦較高。」
明報記者 林尚民 攝影 鄧宗泓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