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緬甸邁向民主開放改革,令長期以來被遏抑的教派族群積怨矛盾突有機會迸發。在緬甸西部若開邦,當地回教徒和佛教徒的衝突愈演愈烈,釀至少17死多人傷;網禁的解除,更令煽動性網絡流言擴散,引發糾眾攻擊縱火事件,勢蔓延其他城市。總統登盛警告事件會危害緬甸民主進程。聯合國昨開始撤走駐當地職員,港府也對緬甸發黃色外遊警示。
毗鄰孟加拉的緬甸若開邦(Rakhine)近日爆發佛教徒與回教徒衝突,官方稱連日衝突至少17死,民間消息更稱逾30人亡,部分死者身中多刀。兩教暴徒縱火燒了約500間樓房,砸搶了十幾家商店及破毁了一間寺廟。在若開邦首府實兌(Sittwe),一名主婦說﹕「這像處於人間地獄。我不知我們在這情况下還要過多久。」
聯國撤走職員 港發黃色旅警
總統登盛針對若開邦連日騷亂,頒布在實兌、孟都等6處地區實施緊急狀態和宵禁。他發表全國電視講話﹕「我呼籲所有人,各政黨、宗教領袖、傳媒盡責地與政府攜手,協助恢復和平穩定,防止暴亂惡化。」他警告,「復仇和無政府狀態」或蔓延到若開邦外,眼前暴亂倘不受控,可嚴重影響政府實行民主改革的能力。
緬甸當局已派出士兵守衛機場和遇襲村落等要點,並承諾徹查。聯合國駐緬甸人員稱,正分批撤離駐當地的外籍員工及其家屬。中國駐緬甸使館提醒國民「暫勿前往」;本港亦發出黃色外遊警示;英國外交部也呼籲國民非必要切勿前往。
洛興雅人受排擠 兩教早不和
若開邦的佛教徒與回教徒向來不和。當地雖是信奉回教遜尼派的少數民族洛興雅人(Rohingya)的天下,全省約有80萬人,惟佛教是緬甸主流宗教。佛教徒佔全國85%人口,他們普遍認為洛興雅人是「孟加拉非法移民」,反對給他們公民身分。諷刺的是,洛興雅人說的雖是孟加拉方言,但孟加拉亦不認同洛興雅人。孟加拉政府已要求邊防衛兵提高警覺,堵截洛興雅人入境。
若開邦兩派教徒衝突的肇因,是上月底一名佛教女童遭姦殺。案發後,當地湧現傳單直指犯案者是洛興雅人,而且犯案者不止一人。本月3日,一群佛教徒為替女童報復,圍攻一輛巴士,殺死車內10名回教徒。同日,更傳有當地政客遭回教徒綁架殺死,觸發騷亂。雖然警方不久後宣布拘捕了姦殺案3名回教徒疑犯,但兩派教徒衝突一發不可收拾,互相縱火焚燒對方房屋。有人稱目擊士兵協助佛教徒襲擊回教徒,也有村民指摘士兵坐視洛興雅人攻擊佛教徒的房子。
上月佛教女童遭姦殺觸發
緬甸開放不久的互聯網上,四處湧現煽動言論,有人便在fb上載聲稱是回教徒搗亂的照片,道﹕「他們應槍殺起碼一人,好使他們噤聲。」有網民則在微博上寫﹕「離開我們的國土!走!」在泰北的歷史學者萊德(Jacques Leider)說﹕「對於許多人,緬甸人的定義就是佛教徒。當前形勢一觸即發,少許摩擦衝突都可以是導火線。」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