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候任特首梁振英今日在本報發表題為「香港速度」(見觀點版)的文章再論5司14局政府架構改組。他表示,「香港速度」4個字的意思,過去解作「快」,近年卻已變成「慢」,重申改組是「要解決香港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的現狀」。梁又稱問責制實行10年,雖然未如人意,但這與改組「沒有直接關係」。而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批評問責制「徹底失敗 」,認為梁落實改組前,應先充分諮詢。
梁指問責制不濟改組「沒直接關係」
梁振英在文章中表示,新加坡目前經濟總量已超越香港,中國內地城市亦陸續趕上,他建議成立工商產業局和房屋規劃地政局,以及增設副司長等,「正是要解決香港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的現狀……經濟和民生問題亟待解決,香港不能繼續蹉跎歲月。 」
他表示,明白立法會議員對架構重組方案以及問責制有不少關注,候任辦會積極配合,過去4星期候任辦亦先後19次、用了約48小時向立會各事務委員會和小組委員會交代方案理念,並應議員要求,提交更多補充文件。
梁稱已配合議員交代方案
梁振英強調,問責制實行10年,的確有未如人意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但這與其提出的架構重組方案「沒有直接關係」,相信建議中的司局長分工和統籌,能比現時「更能符合社會需要」。
陳方安生昨出席民主黨就擴大問責制舉行的論壇時批評,問責制推行10年「 徹底失敗」、「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認為梁振英落實5司14局方案前,應先檢討問責制和充分諮詢。
陳:梁指無法落實政策是誇大
陳太質疑,政府一向以現有架構落實政策,「為何梁振英突然會說不足夠」﹖她批評,梁振英說不通過改組方案就無法落實政策是誇大,「梁振英作為候任特首,要拍板政策,司局長一定要落實,不可說什麼都做不到」。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表示,政策是否成功與增設問責局沒必然關係,例如前特首董建華亦曾設立資訊科技及廣播局,但未見相關政策有何成績。他認為,副司長、司長之間權責關係仍語焉不詳,候任辦有必要清楚交代。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