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本月下旬拉開帷幕,「綠色經濟」再度成為各方博弈焦點。發達國家試圖將其「升格」為與「可持續」平起平坐的人類發展目標;發展中國家則擔心「綠色經濟」會成為發達國家設置貿易壁壘、壓縮發展空間的新武器,他們強調「綠色經濟」必須在現有框架下運行,其只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手段之一。
綠色經濟 爭論持續升級
「重申承諾」、「綠色經濟」和「機制安排」是本次里約峰會三大核心議題,其中以綠色經濟最為關鍵。
作為發達國家提出的一個新概念,綠色經濟從一開始就為發展中國家所高度警惕。尤其是過去1年,歐盟單邊推進航空碳稅的做法,更讓各方發現綠色經濟的背後潛藏貿易壁壘和壓縮發展空間的「合法化」路徑。
里約峰會尚未開始,南北雙方就已經開始頻繁過招。在大會案文的談判過程中,歐盟提出的把綠色經濟作為本次峰會主題的建議,77國集團以強硬的姿態所否決;對於發展中國家試圖寫入案文的「發展綠色經濟不能作為貿易壁壘一個藉口」的段落,歐盟也堅決要求刪除。
互信缺失 各國同牀異夢
綠色經濟的地位,取決於其究竟是目標,還是手段。這一分歧讓「重申承諾」也變得沒那麼簡單。對於千年發展目標2015年到期之後,新的目標中是否包含綠色指標,各方分歧明顯。
將設定新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視為此次里約大會成功標誌的東道主巴西正積極斡旋,希望大家各退一步。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則認為本次大會只需要確定一個談判時間表,具體目標以後慢慢再談。
目標的爭議可以暫時擱置,但「機制安排」卻不能再拖。歐盟日前提出,為更好推進可持續性發展,應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升級為一個和聯合國平起平坐的部門。
此舉實為一石二鳥之計:如若成功,歐盟將能在更高層面推動環境標準的制訂,給發展中國家貼「不綠色」標籤;即便失敗,由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辦公地點在肯亞,非洲集團的不滿也或將令77國集團產生裂痕。
歐盟的上述提案目前遭到了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強烈反對,但正是非洲立場的轉變,讓77國集團在這一問題上根本無法以一個聲音表達立場。
雙重身分 增中國談判難度
目前,各國剛結束了針對大會案文的第三輪磋商,329個需要談判的段落中僅70段達成共識,其中大部分都是序言和大會議程之類的程式性事項。對於在領導人赴里約前完成談判,許多國家已不抱希望。
隨各方矛盾日益激化,中國所承受的壓力將日益增加。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和77國集團其他國家一樣,必須為自己的發展確保空間。但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也體會到樹大招風的感覺。
美國代表就明確表示,由於遭受危機,該國沒錢履行已有承諾。作為美國最大的債主,中國應承擔更多責任。日本也試圖模糊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該國代表指出,1992年時,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黑白分明,但現在卻是彩虹式分佈,大家都要發揮作用。
隨着談判的進行,如何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左右逢源,讓負責任大國形象和守住自身發展空間得以兼顧,將考驗中國方面的智慧。
馮其十
綠色經濟 爭論持續升級
「重申承諾」、「綠色經濟」和「機制安排」是本次里約峰會三大核心議題,其中以綠色經濟最為關鍵。
作為發達國家提出的一個新概念,綠色經濟從一開始就為發展中國家所高度警惕。尤其是過去1年,歐盟單邊推進航空碳稅的做法,更讓各方發現綠色經濟的背後潛藏貿易壁壘和壓縮發展空間的「合法化」路徑。
里約峰會尚未開始,南北雙方就已經開始頻繁過招。在大會案文的談判過程中,歐盟提出的把綠色經濟作為本次峰會主題的建議,77國集團以強硬的姿態所否決;對於發展中國家試圖寫入案文的「發展綠色經濟不能作為貿易壁壘一個藉口」的段落,歐盟也堅決要求刪除。
互信缺失 各國同牀異夢
綠色經濟的地位,取決於其究竟是目標,還是手段。這一分歧讓「重申承諾」也變得沒那麼簡單。對於千年發展目標2015年到期之後,新的目標中是否包含綠色指標,各方分歧明顯。
將設定新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視為此次里約大會成功標誌的東道主巴西正積極斡旋,希望大家各退一步。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則認為本次大會只需要確定一個談判時間表,具體目標以後慢慢再談。
目標的爭議可以暫時擱置,但「機制安排」卻不能再拖。歐盟日前提出,為更好推進可持續性發展,應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升級為一個和聯合國平起平坐的部門。
此舉實為一石二鳥之計:如若成功,歐盟將能在更高層面推動環境標準的制訂,給發展中國家貼「不綠色」標籤;即便失敗,由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辦公地點在肯亞,非洲集團的不滿也或將令77國集團產生裂痕。
歐盟的上述提案目前遭到了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強烈反對,但正是非洲立場的轉變,讓77國集團在這一問題上根本無法以一個聲音表達立場。
雙重身分 增中國談判難度
目前,各國剛結束了針對大會案文的第三輪磋商,329個需要談判的段落中僅70段達成共識,其中大部分都是序言和大會議程之類的程式性事項。對於在領導人赴里約前完成談判,許多國家已不抱希望。
隨各方矛盾日益激化,中國所承受的壓力將日益增加。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和77國集團其他國家一樣,必須為自己的發展確保空間。但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也體會到樹大招風的感覺。
美國代表就明確表示,由於遭受危機,該國沒錢履行已有承諾。作為美國最大的債主,中國應承擔更多責任。日本也試圖模糊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該國代表指出,1992年時,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黑白分明,但現在卻是彩虹式分佈,大家都要發揮作用。
隨着談判的進行,如何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左右逢源,讓負責任大國形象和守住自身發展空間得以兼顧,將考驗中國方面的智慧。
馮其十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