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本欄上月底談及,市場很可能會趁歐央行議息前後「挾淡」,果真最終在歐央行不減息、不推3年期LTRO、不救市的情况下,美股道指錄得今年最佳升幅,德股亦趁機重上6000點大關。現時市場的焦點將落在月底的聯儲局議息會議,最新數據顯示,對冲基金重新返回美國30年長債市場,押注儲局出手。
自去年起,雖然市場反反覆覆傳出聯儲局推QE3(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或「消毒式」買債,但整體對冲基金界都是不看好美國30年長債的市場,由去年5月至今年3月,一直都是美國30年長債的「淨賣家」,而且金額並非細數目,高峰期時在單月淨賣出9萬張合約。
直到去年8月,美國出現債務上限危機,資金瘋狂湧入,但對冲基金仍然不是太看好美國30年長債,繼續是長債的「淨賣家」,即使年底歐債危機蔓延,甚至聯儲局推出「扭曲操作」,沽短債買長債,對冲基金都是繼續沽美國長債(見圖)。
在多次QE3的「狼來了」後,對冲基金對聯儲局的看法最近開始出現改變,在4月起重新把資金投入美國30年長債市場,令資金流向返回正數區域,更在5月淨買入近6萬張的30年長債。由此可見,對冲基金相信,聯儲局今回真的是「認真」,不是延長「扭曲操作」或「消毒式」買債這類局部救市行動,而是貨真價實的QE3。
印鈔與否 6月最關鍵
正如筆者多番強調,美國今年是大選年,現時距11月大選不夠半年,要全面啓動「印鈔機」並且發揮作用,最少要花3個月時間,現時已是6月,本月的議息會議很大機會是最後的「逃生門」,要麼在本月決定採取行動,要麼聯儲局就要乖乖等待大選結束後才能出手,除非歐債危機出現大亂子,或具有壓倒性的經濟問題。
雖然有「聯儲局通訊社」稱號的 《華爾街日報》記者希爾森拉特(Jon Hilsenrath)稱,聯儲局有獨立性,加上伯南克的任期只剩下18個月,而且無表示有意續任,11月的大選並不會影響伯南克的救市決定。但美國的政治人物或官員重視外界對自己的評價,即所謂的legacy,故即使伯南克打算辭官歸故里,會否拋開一切,在大選臨近前,冒共和黨炮轟救市干政,實屬一大疑問。
明報記者 謝德健
逢周一、三、五刊出
自去年起,雖然市場反反覆覆傳出聯儲局推QE3(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或「消毒式」買債,但整體對冲基金界都是不看好美國30年長債的市場,由去年5月至今年3月,一直都是美國30年長債的「淨賣家」,而且金額並非細數目,高峰期時在單月淨賣出9萬張合約。
直到去年8月,美國出現債務上限危機,資金瘋狂湧入,但對冲基金仍然不是太看好美國30年長債,繼續是長債的「淨賣家」,即使年底歐債危機蔓延,甚至聯儲局推出「扭曲操作」,沽短債買長債,對冲基金都是繼續沽美國長債(見圖)。
在多次QE3的「狼來了」後,對冲基金對聯儲局的看法最近開始出現改變,在4月起重新把資金投入美國30年長債市場,令資金流向返回正數區域,更在5月淨買入近6萬張的30年長債。由此可見,對冲基金相信,聯儲局今回真的是「認真」,不是延長「扭曲操作」或「消毒式」買債這類局部救市行動,而是貨真價實的QE3。
印鈔與否 6月最關鍵
正如筆者多番強調,美國今年是大選年,現時距11月大選不夠半年,要全面啓動「印鈔機」並且發揮作用,最少要花3個月時間,現時已是6月,本月的議息會議很大機會是最後的「逃生門」,要麼在本月決定採取行動,要麼聯儲局就要乖乖等待大選結束後才能出手,除非歐債危機出現大亂子,或具有壓倒性的經濟問題。
雖然有「聯儲局通訊社」稱號的 《華爾街日報》記者希爾森拉特(Jon Hilsenrath)稱,聯儲局有獨立性,加上伯南克的任期只剩下18個月,而且無表示有意續任,11月的大選並不會影響伯南克的救市決定。但美國的政治人物或官員重視外界對自己的評價,即所謂的legacy,故即使伯南克打算辭官歸故里,會否拋開一切,在大選臨近前,冒共和黨炮轟救市干政,實屬一大疑問。
明報記者 謝德健
逢周一、三、五刊出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