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政府近日接連被媒體公開無人機狙擊任務及網絡戰攻擊伊朗的惹爭議軍事機密內情。自由派的《紐約時報》,上周更獨家披露美方針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網絡攻擊的內幕。聯邦調查局(FBI)已就機密外泄展開調查。共和黨則質疑是白宮中人蓄意爆料,透過宣傳反恐行動,為奧巴馬造勢,但白宮否認指控。
美國的國家機密大致分為3類:最高國家機密(可危害國安的情報)、國家機密(嚴重影響國安的情報)及保密(影響國安的情報),內容可包括軍事行動、情報活動、情報來源、武器及外交關係等。一般估計,針對伊朗的網絡戰屬美國最高機密。若泄密構成通敵罪名,更可判囚終身或死刑。
奧巴馬2009年上台後,軍情屢被公開,例如前年美兵曼寧向「維基解密」泄露數萬份戰爭及外交密件,去年有前特工泄露擊殺拉登的細節,上月又有官員泄露如何靠卧底在也門搗破「內褲炸彈案」。及至《紐時》上周五更大爆奧巴馬指使向伊朗加強網絡攻擊的內幕。
常指控中俄搞黑客竊密的美國,如此公然向其他國家發動網絡攻擊,道德上明顯存在爭議,也極具新聞價值,但參眾兩院的情報委員會兩黨領袖,周三罕有發表措辭嚴厲的聯合聲明,譴責「泄露國家機密的行為」,恐敵人掌握美國軍事及情報策略,妨礙情報計劃運作,令恐怖分子及黑客向美國發動網絡反擊得到「合理化」。委員會要求政府全面徹查泄密,並計劃收緊懲治法例。
共和黨質疑爆料幫奧巴馬造勢
共和黨資深參議員麥凱恩更列舉部分泄密事件,包括《紐時》上月底公開奧巴馬掌握恐怖分子「死亡名單」,親自決定以無人機獵殺的先後,以及《新聞周刊》特約記者克萊德曼在新書披露政府對嫌疑恐怖分子的拘留審訊細節,將矛頭直指白宮,斥有白宮官員故意泄密,幫奧巴馬建立強人形象,「犧牲國家安全換連任」。白宮反駁,任何暗示政府為政治利益而授權泄露機密的講法,都「極不負責」,政府已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敏感信息外泄。
《紐時》1971年亦曾捲入揭密風暴,公開涉及尼克遜政府隱瞞越戰內情的《五角大樓文件》,被司法部控以泄密。但法院認為,政府的揭密指控,違反憲法賦予的言論自由,裁定政府敗訴。
美國的國家機密大致分為3類:最高國家機密(可危害國安的情報)、國家機密(嚴重影響國安的情報)及保密(影響國安的情報),內容可包括軍事行動、情報活動、情報來源、武器及外交關係等。一般估計,針對伊朗的網絡戰屬美國最高機密。若泄密構成通敵罪名,更可判囚終身或死刑。
奧巴馬2009年上台後,軍情屢被公開,例如前年美兵曼寧向「維基解密」泄露數萬份戰爭及外交密件,去年有前特工泄露擊殺拉登的細節,上月又有官員泄露如何靠卧底在也門搗破「內褲炸彈案」。及至《紐時》上周五更大爆奧巴馬指使向伊朗加強網絡攻擊的內幕。
常指控中俄搞黑客竊密的美國,如此公然向其他國家發動網絡攻擊,道德上明顯存在爭議,也極具新聞價值,但參眾兩院的情報委員會兩黨領袖,周三罕有發表措辭嚴厲的聯合聲明,譴責「泄露國家機密的行為」,恐敵人掌握美國軍事及情報策略,妨礙情報計劃運作,令恐怖分子及黑客向美國發動網絡反擊得到「合理化」。委員會要求政府全面徹查泄密,並計劃收緊懲治法例。
共和黨質疑爆料幫奧巴馬造勢
共和黨資深參議員麥凱恩更列舉部分泄密事件,包括《紐時》上月底公開奧巴馬掌握恐怖分子「死亡名單」,親自決定以無人機獵殺的先後,以及《新聞周刊》特約記者克萊德曼在新書披露政府對嫌疑恐怖分子的拘留審訊細節,將矛頭直指白宮,斥有白宮官員故意泄密,幫奧巴馬建立強人形象,「犧牲國家安全換連任」。白宮反駁,任何暗示政府為政治利益而授權泄露機密的講法,都「極不負責」,政府已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敏感信息外泄。
《紐時》1971年亦曾捲入揭密風暴,公開涉及尼克遜政府隱瞞越戰內情的《五角大樓文件》,被司法部控以泄密。但法院認為,政府的揭密指控,違反憲法賦予的言論自由,裁定政府敗訴。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