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立法會雷曼事宜小組昨日發表雷曼調查報告,譴責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指他要為金管局的錯失負上最終責任。任志剛隨即反駁,指自己雖有理據提出司法覆核,「但有感一人之力難與整個政治機器抗衡,因此不再作出評論」。3名在特首選舉中提名唐英年的雷曼小組成員,罕有地另出報告撐挺唐的任志剛,另一唐營猛將李國寶亦出新聞稿「挺任」,令事件更政治化。
任志剛在報告發表後回應,指雷曼事件是在環球金融危機下產生,香港亦不能獨善其身。他問心無愧,公道自在人心,又指自己多年來在金融領域上為香港市民服務,盡心盡力,鞠躬盡瘁,不能接受報告對其作出的結論。
報告對曾俊華韋奕禮陳家強失望
雷曼小組報告亦對3名官員感到失望,包括時任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財政司長曾俊華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報告並非由全數16名議員簽署通過,其中3名議員拒簽,並另行撰寫報告(見另文),認為雷曼事件不應由任志剛一人承擔責任。
金融界議員李國寶亦發表聲明「挺任」,對報告點名批評任志剛感到失望。他指不少銀行家向他反映,報告中指摘極不公平,亦缺乏充足理據。他稱:「事後批評總是容易不過的。」但在2005年超低利息的環境下,市場要求高回報的產品;而當時迷你債券被國際評級機構給予最高評級,不會有人懷疑這些產品的安全性。他又讚揚任志剛在2008年帶領香港抵禦金融海嘯的衝擊。
雷曼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何鍾泰指出,議員在通過譴責任志剛時經過反覆討論,並以接近的比數投票通過,議員經過激烈討論,主要是由於任志剛過失非故意,亦有在雷曼「爆煲」前作出警告。
甘乃威斥任沒深切檢討
民主黨甘乃威指任志剛昨天所言等同將其監管不力的責任歸咎為「天意」,他對任志剛沒深切檢討、推搪和轉移視線表示失望。
金管局則回應指出,報告未有全面考慮該局所提交的資料和陳述,尤其是雷曼兄弟出乎意料地突然倒閉。此外,報告亦未有充分考慮金管局於雷曼兄弟倒閉前已經採取了的監管行動。
學者批證監最大責任
經濟學者關焯照指出,金管局雖然難辭其咎,但證監會負責審批產品能否「出街」、應該售予大眾抑或專業投資者,是「把關者」。美國早於2006年開始關注市場上「毒資產」的流傳,至08年爆煲,如果證監會當年一早察覺產品有問題,拒絕該有關產品在市面銷售,便不會「出事」,證監會可說是始作俑者,應該為事件負最大責任。
另外,立法會調查雷曼迷債事件的小組委員會,共用了超過44個月調查,舉行逾百場聆訊,傳召約60名政府、監管機構和銀行等證人作供。何鍾泰表示,開支為2800萬元,相較於立法會過去其他的調查委員會,他們已很節儉。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