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抗通縮 買公用消費股長青網文章

2012年06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6月05日 06:35
2012年06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承接昨日的題目,若資金持續流入美債德債,隱含對通縮的憂慮,股市又有什麼板塊也受惠?公用及消費品板塊均可取。


昨日,恒指低開後跌502點喘定,其後於低位徘徊,至尾市前進一步收窄跌幅,收市報18,185點,跌372點或2.01%,大市成交517億元,與20天平均相若。據《明報》港股數據庫,升跌比率1比17,跌逾3%佔下跌股份逾六成,兩者皆為5月16日以來最差;呈陽燭對陰燭為1比2.8,低位依然有買盤支持,其中以石油石化及家電兩大板塊表現較佳,陽燭股佔板塊逾五成。


通縮周期內跑贏恒指

自1999年8月以來,香港的消費物價指數(CPI)開始扭轉收縮加劇的情况,並逐漸走向膨脹階段(附圖),其間只有2001年8月至02年9月通縮加劇(周期一),以及2008年8月至09年8月出現通脹回落至輕微收縮現象(周期二)。若觀察這兩段時間,可發現公用及消費品股份表現較佳。


周期一及二,恒指綜合指數分別跌24%及14%,指數旗下表現最佳的行業指數在兩段周期不盡相同,但公用事業指數及消費品製造業指數明顯跑贏,後者更兩度逆市做好。理論上,物價持續下滑不利資產價格及消費,也應不利消費股表現,但板塊卻逆周期向好,或可以政府「無形之手」解釋。事實上,政府為保持經濟及內部需求的活力,其中一環是谷消費,推出有助刺激消費政策,並最終惠及相關股份表現,近期中國政府安排財政補貼節能家電政策,正是其一例子。


然而,美國上周五就業數據欠佳,市場憧憬聯儲局再推量化寬鬆措施;面對歐債危機,歐洲央行最終可能要再推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任何量寬行動,均會延後物價下跌或通縮出現,因此,通縮的日子不會一下子來臨,但本港有可能再出現如08年通脹持續回落情况,屆時公用股及消費品股份在組合中將少不了。


明報記者 劉思明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