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台灣總統馬英九昨日發表六四感言,認為大陸已有更成熟的條件走向更多元、開放的民主社會,建議以處理六四傷痛作為政改第一步。馬英九認為,兩岸在民主人權方面仍有差異,將是兩岸深度交往必須克服的困難。
「時間過得真快,當年出生的孩子,現在逐漸成為大陸新生代的骨幹。」馬英九昨發表六四感言,指出六四留下的歷史傷口遲遲未能癒合,國際社會對大陸的人權印象始終停留在六四年代。
兩岸深交須克服人權差異
馬英九說,華人社會普遍認為,大陸目前已有更成熟的條件,走向更多元、開放的民主社會,建議可將處理「六四事件」遺留的傷痛作為政治改革第一步。「擴大政治參與、完善人權保護、善待異議人士,相信不僅能回應人民對改革的期待,也將有助於大陸持久的政治穩定。」
台經驗證民主在中華文化可行
「我們認為,台灣民主轉型的經驗,證明民主在中華文化的土壤可以生根茁壯。」他期待未來兩岸可透過民間團體開展民主治理、人權維護等領域交流對話。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昨日則在台灣表示,平反六四「愈快愈好」,但強調自由從來不是誰賜予的,而是要靠人爭取。
「時間過得真快,當年出生的孩子,現在逐漸成為大陸新生代的骨幹。」馬英九昨發表六四感言,指出六四留下的歷史傷口遲遲未能癒合,國際社會對大陸的人權印象始終停留在六四年代。
兩岸深交須克服人權差異
馬英九說,華人社會普遍認為,大陸目前已有更成熟的條件,走向更多元、開放的民主社會,建議可將處理「六四事件」遺留的傷痛作為政治改革第一步。「擴大政治參與、完善人權保護、善待異議人士,相信不僅能回應人民對改革的期待,也將有助於大陸持久的政治穩定。」
台經驗證民主在中華文化可行
「我們認為,台灣民主轉型的經驗,證明民主在中華文化的土壤可以生根茁壯。」他期待未來兩岸可透過民間團體開展民主治理、人權維護等領域交流對話。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昨日則在台灣表示,平反六四「愈快愈好」,但強調自由從來不是誰賜予的,而是要靠人爭取。
回應 (0)